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绿洲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做出准确的监测,不仅直接关系到该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绿洲规模和稳定性,而且也间接影响到以少数民族为主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绿洲生态系统生物量研究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演变,在抑制荒漠生态的恶化,促进绿洲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科学和生产指导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探讨了遥感植被指数与绿洲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的关系模型,比较和分析了不同植被指数的应用,为绿洲植被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2.对各种植被指数与植被生物量(干重)进行相关分析,分析得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绿洲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干重)的相关性最高的结论。3.建立遥感植被指数和植被生物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分析植被指数与实测生物量的不同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表明三次方程:Y=-5593.3NDVI3+7509.7NDVI2-1268.9NDVI+191是最适合阜康绿洲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干重)估测的非线性模型。4.通过分析4-9月生物量的估算的结果来看,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尤其对绿洲生态系统内农田是十分的明显;但对绿洲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不是十分的明显。表现出独特的生物量空间分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