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在大鼠脑出血炎性反应中的机制研究

来源 :泸州医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尾状核脑出血模型,检测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围组织中脑水肿、白细胞介素-6、GM-CSF表达和OX62+OX42+阳性细胞数间的关系变化,进而探讨树突状细胞在脑出血后继发中枢性神经损伤中的来源及机制。方法:1自体血注入大鼠脑尾状核制作脑出血模型。2.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假手术组、ICH组,每组25只。每组分5个观察时间点分别为术后24h、48h、72h、5d、和7d,每个时点5只老鼠。3.术后24h进行模型成功评价,术后各时点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4.干湿重法测定不同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5.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匀浆中IL-6及GM-CSF水平。6.采用免疫组化和显微镜下观察各组不同时点血肿周围树突状细胞和胶质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1.假手术组在各时点未发生神经功能障碍;ICH组神经功能障碍在48h时最严重,以后逐渐改善,ICH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在各时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神经功能障碍严重。2.24h时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含水量没有差别(P>0.05),随后ICH组含水量开始升高48h-72h达到高峰,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后开始降低,术后5d和7d虽仍较对照组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肿周围组织中IL-6表达在24h时ICH组较假手术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48h达到高峰,随后下降,术后7d两组大鼠脑组织均浆中IL-6表达已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大鼠脑组织均浆中GM-CSF在24h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48h时ICH组脑组织中表达GM-CSF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8h-7d持续升高,各观察时间点有计学差异(p<0.05)。4.ICH组OX42+OX62+细胞和胶质细胞数各时点均发生明显变化,24h时ICH组较假手术组胶质细胞的数量开始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7d时达到高峰,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时ICH组较假手术组OX42+OX62+细胞的数量开始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时间的延长持续增加,7d时达到高峰,有统计学意义(P<0.05)。5.相关性分析:ICH组OX42+OX62+细胞数变化和GM-CSF表达呈正相关变化(R>0 p<0.05);ICH组OX42+OX62+细胞和OX42+胶质细胞数量变化呈正相关变化(R>0 p<0.05);ICH组脑组织均浆中IL-6含量和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变化呈正相关变化(R>0,p<0.05).结论1.自体血制作大鼠脑出血动物模型,制作简单,价格低廉,与人脑出血病理生理变化基本一致,可作为广泛使用的脑出血动物模型.2.观察到ICH后血肿周围组织中的胶质细胞可能是DC主要来源之一。3.血肿周围组织DC的作用取决于所处的环境状况。在血肿形成早期可能促进炎症反应,加重脑组织损害;血肿后期则抑制免疫反应,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其他文献
企业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工作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党建工作和公司治理关乎公司的发展状态.二者所属的领域不同,相应的工作侧重点也不一样.但是在现实的工作应该将二者有机的融合
多媒体技术是当代教学技术持续发展所呈现出的一种全新教学技术,其能够创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更高的热情,并实现学习能力的持续性提升,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先进人才的重要途径,而相关的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学生素质是否提高等都与班集体的实际管理工作紧密相关.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由于小学生
青年职工富有朝气、活力,思维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它们是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也是煤矿企业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注重煤矿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价值观念,对于促进煤
目的:本实验主要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延迟成像技术计算机辅助测体积法(CAVM)及视觉评分法(VSM)定量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梗死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