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现状及价格问题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jpf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排放交易机制作为《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有效实现全球减排的三种灵活机制之一,对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全球二氧化碳的平均减排成本,传导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得比较成熟,世界上已经建立了多个碳交易平台。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相比,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尚未形成统一的区域性市场体系。2012年初,国家相关部委就正式宣布京津沪渝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我国的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备受关注。本文就是以“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现状及价格问题”为核心,从现状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模型为支撑,以数据为基础,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构建了碳交易市场的八个指标,研究了碳交易市场的减排成本,建立了碳交易市场的价格模型,分析了碳价波动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现状和构建研究。第一,借鉴国际成熟碳交易市场的经验,梳理我国七个碳交易试点区域配额分配方式、减排目标、交易量等情况的现状,提出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构建的优势是坚定的国家政策支持、巨大的供给和需求,我国碳市场发展的约束条件,如缺乏微观制度保障、总量控制和碳强度分裂、减排行业单一以及相关配套服务匮乏等。全国性统一碳市场的构建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应对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压力的迫切需要,是我国紧跟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步伐的必然趋势。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先地区试点后全面推进,先行业试点后强制减排,先政府引导后市场主导,先站稳国内市场再谋求国际竞争,先发展基础碳交易再创新碳金融产品。纵向来看,在现行的碳交易试点成熟后,可以考虑建设区域性碳交易市场,这种区域性市场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消除行政壁垒,形成规模优势和区域溢出效应,然后再建立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应逐步推行,充分认识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资源禀赋的差异性;横向来看,应逐步拓展限排行业。目前的试点多是选择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行业,但必须看到,这些行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必然会继续带来排放增加,碳交易也会增加这些行业的减排成本,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可以丰富限排行业,特别是那些产业技术上有提升空间,限排成本也有降低可能的行业。第二,借助DSR模型,从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和发展状态两个维度,选取碳交易市场建立时考虑的八个指标,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5-2009年统计数据为样本,基于系统聚类分析进行碳交易市场后续发展的实证研究,认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不应“分省而治”;应分层推进、逐级构建中国碳交易市场;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时应首先考虑火电行业的碳交易市场。(2)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减排成本研究。基于减排成本视角分析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从微观角度,研究了企业在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中的减排成本,通过博弈理论分析企业根据成本所作的最优决策,并对均衡结果做了探讨,得到如下结论: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前提是,企业的实际收益和预期潜在收益大于其成本。三个电力企业的静态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只要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边际成本差异,在参与交易时,博弈的纳什均衡会趋于或者都参与交易,或者都拒绝参与交易。若没有额外的激励或惩罚,在缺乏强制性减排目标时,只要有一家企业选择拒绝参与交易,则重复博弈后,所有企业都将选择拒绝参与交易。因此,要建立和健全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市场交易机制。这不光是市场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促进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基础,一个缺乏活力,甚至“零交易”的碳市场,是无法实现环境资源有效配置的。从宏观角度,研究了中国30个省份因为减排约束目标导致的潜在成本支出,运用期权定价方法构建碳排放期权模型,选择统计数据,做了实证分析,得到了30个省份的减排成本。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标的资产,建立期权定价模型,以“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约束性目标为阙值,研究30个省份因为完成减排目标可能导致的潜在减排成本数值,首先,根据人口阻滞增长模型,利用人口统计数据,借助matlab软件对参数进行模拟估计,其次,利用ipcc提供的方法计算各省市碳排放量,借助eviews软件模拟简化stirpat模型的参数,最后,应用matlab软件计算模型提供的潜在支出值,本文的研究清晰勾勒出各省份完成减排任务所面对的可能成本值。因此,本章的实证研究发现,统一的减排目标设置会给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带来巨大的潜在成本增加,这对于经济迫切需要发展,基础尚待进一步完善的省份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负担,因此,动态化的目标分解和考核机制对我国“十二五”碳强度目标的完成非常关键,对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后续发展也至关重要。(3)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价格问题研究。根据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提出:不同分配方式是否会影响碳交易价格?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碳价又是如何确定的?构建数理模型分别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区分不同配额分配方式,构建碳交易市场内参与交易企业的目标规划模型,根据一阶条件确定他们的最优策略,分别得到企业的最优产量和对应碳价,并选择电力企业的一个算例进行具体分析。两种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对参与碳交易企业的收益、碳排放量和碳排放配额价格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电力市场的算例表明,高排放企业和低排放企业总收益在统一的电价下是一样的,碳排放配额价格也相同,但基于产出的分配方式对低排放企业是最有利的。电力市场的统一定价会使得不同分配方式下的企业利润无差异,企业缺乏必要的激励去选择低排放。因此,要根据不同行业细化碳排放初始配额分配方式。其次,从完全竞争市场、卖方完全垄断市场、卖方寡头垄断市场和主导卖方和竞争性从属市场等可能的市场结构视角,构建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分别确定他们的均衡交易价格。完全竞争市场上碳排放配额的价格等于所有参与交易企业的边际成本,此时市场总收益最大。卖方完全垄断市场和卖方寡头垄断市场上碳排放配额的价格等于买方的边际成本,企业获得垄断利润,社会总福利减少。主导卖方和竞争性从属市场上碳排放配额的价格等于买方或者从属性卖方的边际成本,市场依然存在垄断利润,社会总福利减少。因此,要加快推进我国碳排放配额市场定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要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出我国碳市场合理的价格体系,避免价格的随意性带来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进而损害碳市场的健康发展。(4)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国际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波动是如何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本文给出了国际碳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的逻辑关系和传导路径,国际碳价波动导致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引起国际高耗能产品成本变化,国际高耗能产品需求波动,国内投资迅速反馈,而国内能源实行限价管理,低价的能源政策使得国内高耗能产品成本相对低廉,能源资源消耗较快,尽管需求变化,但中国产品定价权缺失,导致国内企业利润量大,利润率低。本文选择欧盟碳市场交易价格指数和我国能源价格指数,实证分析国际碳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能源价格的影响。国际碳排放配额价格与我国能源价格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国际碳价和我国能源价格互为格兰杰原因。这要求我们注重能源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高能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发展,国际碳价波动也必然会干扰到我国的碳市场,因此,尽快建立完善碳交易市场交易体制,形成规范的价格风险防范机制,对我国现阶段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5)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综合上述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碳交易市场的构建需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应分层推进;要充分考虑碳交易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加快推进我国碳排放配额市场定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要以全球化的眼光建立和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
其他文献
周作人被称为中国的"小品文之王",他的散文往往被冠以闲适笔调或平和冲淡。"闭户读书"前后的周作人,其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从张扬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的弄潮儿变成苦
从无公害苹果的生产目标、新果园的建立、现有果园的树体管理、果实地面管理、树体营养与施肥、果园保水、病虫害综合防治、建立生产组织和完善监督监测机制等方面介绍了无公
详细介绍了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黑胫病、环腐病4种病害的病原和田间症状;针对马铃薯不同病害,提出相应的农业和化学防治措施,将病害因素给马铃薯生产所造成的为害降到最低
阐述了玉米秸秆揉丝包膜机械化技术的技术特点和技术规程,并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成效,证明是先进可行的,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值得推广应用。
<正>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研究者已经无法忽视网络对人类社会结构与个体心理的巨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进行交往。“当计算机将人们或者组织联系在一起
线粒体炫(mitochondrial flash,mitoflash)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反映线粒体电化学兴奋性的功能事件,也是高度保守并且广泛存在的量子化的线粒体信号事件,在真核生物的生理和
通过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应用情况列举,介绍了这一技术在植物油脂萃取,磷脂的提纯、分离,胆固醇和咖啡因的脱除,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的提取以及油脂的精炼等方面的应用情
<正> 1 问题的提出1.1 电流保护电流启动值的整定矛盾小型热电站的联络线断路器处于2个容量相差很大的电网间,其运行方式变化很大,引起电力网供给负荷电流有时会超过小型热电
介绍了常用浪涌保护器件(如气体放电管、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电压瞬变抑制二极管)的特性和用法。以电源端口的防护为例,列举了几种应用中常见的认识误区和错误用法,并提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