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回族地区是中国回族形成较早的地区之一,是一个具有特殊社会经济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的回族聚居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民族性特征。当前,中国西部地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时刻,关注甘肃回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实现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是必然选择。本文将甘肃回族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对地区内部的分异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的路径。从民族经济学的角度入手,较为关注甘肃回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民族因素,科学的提出了宗教文化,例如教派门宦制度对回族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分析了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指出了较为独特的思路,包括回族经济文化圈的构建、特色经济发展的方向。首先,论文回顾了甘肃回族地区的形成历史,以唐代伊斯兰教传入甘肃为起点,以回族的形成为线索,归纳了四个历史时期,介绍了回族地区的形成过程。并对回族地区的现状展开论述。回族地区的形成与其自然地理条件、人文条件紧密相关,论文以此入手分析了回族地区内部在自然、人文、人口上的分异性,深入剖析了该地区的内部特征。其次,论文基于回族地区的传统经济发展,对传统经济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分析,以此为切入点具体到传统经济发展的类型,从而发现经济发展中的弊端并具体的指出影响其经济发展的因素。通过对回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回族地区的经济现代化已经刻不容缓,研究的目的正是为了提出一条适合甘肃回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它并不只是理论层面的探讨,是在了解了该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民族经济适应性的角度给出了回族经济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共通之路。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回族经济文化圈,以及加强地区与外部合作,才能实现经济转型的宏观目标。论文的最后,对实现回族地区经济现代化的可操作性进行了论证,从微观的层面对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做了分析,指出了回族地区经济发展路径——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