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礼貌原则的请求言语行为中日比较——以电话会话为语料基础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日本虽同属汉文化圈,但两国在社会风俗、语言文化习惯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造成文化冲突或误解的主要因素。因此,从言语行为的角度透视两国间的差异,剖析其文化层面的成因,可以有效地避免文化冲突及误解的产生。在众多言语行为中,笔者选取电话中的请求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请求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容易伤害他人面子、造成他人不快的言语行为。而且,以电话的方式实施请求时,双方均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和动作,只能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这就要求请求方为达到交际目的必须讲究语言技巧及策略。   本论文从“礼貌”的视角对中日两国电话中的请求言语行为的使用差异进行考察。在礼貌理论中,布朗与列文森的礼貌理论及宇佐美的DP理论颇具影响力,从而成为分析言语行为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从上述两个不同的视角考察中日两国电话中的请求言语行为,以求更全面、系统地捕捉两种言语行为的细微差别,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借鉴。为了真实再现电话中的请求言语行为,本论文中的语料均选自中日两国的影视作品及书籍。   本论文在第一章首先概述了请求言语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指出先行研究的不足,同时,确立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在第二章中,明确了请求言语行为的概念以及与本论文相关的两大礼貌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布朗与列文森的礼貌理论和DP理论的角度,对中日电话中的请求言语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两国在用电话实施请求行为时惯用的语用策略,探讨文化层面的深层因为。   最后,对以上各章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课题。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交流进一步扩大,翻译成为不同国家与文化相互交流的最重要的方式,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了解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区别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翻译中所遇到的困难是
学位
『銀河鉄道の夜』は宮沢賢治の「製作年代不明」の「未完成作品」と言われた。この作品は1924年(大正13)ごろ初稿が成立したが、その後、晩年に至るまで10年にわたって構成と編
本论文认为,《最新教育计划》这篇书信形式的短文是反映克莱斯特思想和创作技巧的纲领性论文,在哲学思想、创作手法和主旨上都与其小说有着很高的契合度。  本文绪论部分介绍
多年来,英语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如何提升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Lewis(1993)提出的词块教学法以认知语言学为心理基础,结合结构法和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9·11事件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美国政府以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与恐怖主义有联系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事后,却被证明是子虚
Ryunosuke Akutagawa is a famous writer in Taisyou period of Japan, most of his former period works came from historical subject with a theme of using the past t
主语和谓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基本的句子成分,它们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的目的是找到不同之处并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   第一部分作者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结构。
借词作为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的产物,往往伴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俄语具有极其丰富的词汇,并在不同时期借入了不同的外来词语。历史上俄语与突厥语之间发生过较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