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现场资料和试验数据为基础,依据岩体松弛程度、破裂面张开宽度、风化状态、地下水状态、波速比、Kv、RQD等指标,考虑深部变形破裂对岩体紧密程度、岩体完整性、岩体质量的影响,将金沙江上游某水电站岸坡深部变形破裂划分为轻微松弛型、中等松弛型和强烈松弛型三种类型。从空间分布特征、变形破坏特征、波速特征、RQD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几方面具体阐述不同类型深部变形破裂基本特征,各项指标表明深部变形破裂是区别于常规卸荷裂隙的。采用定性与定量分级相结合的思路,用现场定性、BQ、Q、RMR四种常规的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对该水电站岸坡深部变形破裂岩体质量进行初步分级,对比各分级结果,找出各分级方法在深部变形破裂岩体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修正方案。综合修正后的各分级方法,建立一套适用于该水电站岸坡深部变形破裂岩体的质量分级体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用现场定性、BQ法、Q系统法、RMR法在深部变形破裂岩体段进行初步质量分级,整理分级结果,得到以下认识:①BQ与Q、RMR之间相关系数由轻微松弛型~强烈松弛型逐渐降低,由此说明深部变形破裂的松弛破碎程度越大,对岩体质量的影响越大,三种分级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对深部变形破裂这一特殊地质情况进行修正。各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吻合率和一致性较差,主要是由各分级方法所考虑因素不同,深部变形破裂的发育程度不同导致的。②BQ法中深部变形破裂对岩体质量的影响通过岩体完整性指数和岩石强度来体现,而影响岩体质量的其他因素则是通过定性划分来确定的,强化了深部变形破裂岩体的强度及完整性,弱化了岩体结构等定性特征,导致分级结果偏低。③Q系统法中深部变形破裂对岩体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岩石质量指标RQD来体现。深部变形破裂发育段,岩体松弛破碎,岩石强度降低,而Q系统法并未考虑岩石强度,对深部变形破裂岩体考虑不足,导致分级结果较实际情况偏高。④RMR分级法中深部变形破裂对岩体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岩石质量指标RQD与岩石强度来体现。根据分级结果与深部变形破裂特征得出,轻微松弛型段强化了深部变形破裂对岩体质量的影响,而强烈松弛型段深部变形破裂对岩体质量的影响考虑不足。(2)深部变形破裂对岩体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指深部变形破裂对岩体质量的劣化程度有所不同。为了更直观的表现不同类型深部变形破裂对岩体质量的劣化程度,在此引入岩体体积破裂数K,K值根据制定的标准进行计算,K值越大,深部变形破裂对岩体质量的劣化程度越大。统计得出各类型深部变形破裂的岩体体积破裂数K的变化规律与其基本特征相吻合,同时为各质量分级方法的修正提供了依据。常规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可用于深部变形破裂岩体,但对深部变形破裂的考虑并不充分,因此以深部变形破裂特征和其对岩体质量的劣化程度为基础,结合现场定性分级,对常规分级方法进行修正:①BQ法需要对完整性系数进行修正,研究发现所测单孔波速值并非都可以准确反映深部变形破裂岩体的波速特征。通过对深部变形破裂与声波测试孔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计算,提取出有效反映深部变形破裂的单孔波速值,但该种方法计算出的有效单孔波速值有限,并不能满足计算要求。现场所测的对穿波速值与计算的有效单孔波速值有极大的吻合性,所以当无有效单孔波速值时,采用对穿波速值来计算完整性系数;根据岩体体积破裂数与现场实际调查情况引入深部变形破裂的修正系数KBQ。②Q系统法将RQD和Kv值进行统一,减少各方法之间参数取值的差异以及提高分级结果的准确性;将节理壁接触状况理解为节理张开情况,用节理的张开度来表示;根据岩体体积破裂数与现场实际调查情况引入深部变形破裂的修正系数KQ。③RMR法主要针对R1、R2、R3与其评分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修正,当5≤Rc≤135时,按R1=0.0768Rc+1.5592计算R1;当15≤RQD≤100时按R2=0.1999RQD-0.2208计算R2,当12≤d≤200时按R3=0.0669d+7.1156计算R3;根据岩体体积破裂数与现场实际调查情况引入深部变形破裂的修正系数KRMR。(3)修正后各分级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吻合率、一致性较修正前有大幅度的提高,以修正后的BQ、Q、RMR法为主,结合现场定性分级法为该水电站岸坡深部变形破裂岩体质量分级体系。根据分级体系对坝区发育深部变形破裂的岩体综合进行质量分级,确定深部变形破裂岩体级别。该质量分级体系较好的考虑了深部变形破裂对岩体质量的影响,在与该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相类似地区的深部变形破裂岩体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