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心脏病,近年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经越来越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该疾病的患病率正逐年提高,这种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它的主要病变体现是在人体的大中动脉中的内膜上,出现脂质的积淀,动脉逐渐的钙化,粥样斑块的形成,导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经过数年的发展,可导致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进而造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直接威胁人的生命。大多数动脉的来源是间质胶原,胶原的合成可以维持细胞外基质的纤维帽。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不稳定性的加剧以及破裂是脂质异常蓄积和炎症的共同作用来导致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可以降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细胞外间质成分(ECM),导致斑块不稳定性的增加,加重病情。其中MMP-9和MMP-12都是由炎症细胞衍生的,再促进炎症细胞在AS斑块中的进一步沉积,形成恶性循环。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可以抑制MMP对ECM的降解作用,延缓病情的发展。 目的:本次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MMP-9、MMP-12、TIMP-1在正常冠状动脉组织中以及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中表达的情况,观察MMP-9、MMP-12、TIMP-1三者的表达情况以及MMP-9与TIMP-1、MMP-9与MMP-12之间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之间的关系,为人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预防、诊断,甚至是在治疗中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首先选取了63例尸体作为观察标本,根据选取标本的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发现标本的冠状动脉有病变的有53例,没有发生病变的有10例,按照有无病变的标准将标本进行区分,然后再按照脂质核心的情况,再将所取的标本分成稳定斑块组28例,不稳定斑块组25例,以及正常对照组1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MMP-9、MMP-12、TIMP-1在冠状动脉壁上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当病人的冠状动脉发生病变时,其冠状动脉中会产生一些不良物质,比如胆固醇的沉积、脂肪的沉积,以及纤维细胞、大量泡沫细胞、炎细胞、平滑肌细胞,包括内皮的胞核与核周在内,这些是MMP-9表达的阳性部位,但是在正常冠状动脉组织中极少表达或不表达。MMP-12与MMP-9类似,在粥样斑块中也表达于这些位置,尤其是在炎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细胞中,在正常冠状动脉组织中极少表达或不表达。TIMP-1在正常冠状动脉组织中表达于平滑肌细胞,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在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结缔组织中表达,但表达极少。通过相关性检验分析,我们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现,其中,MMP-9与MMP-12的表达程度呈现正相关性,而MMP-9与TIMP-1则呈现负相关性。 结论:1、MMP-9、MMP-12与TIMP-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在斑块的不稳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MMP-9、MMP-12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情的发展以及斑块的不稳定性起到促进作用,而TIMP-1表现出与此相反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展的抑制作用。 2、MMP-9与TIMP-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呈现负相关,TIMP-1抑制MMP-9的活性;MMP-12与MMP-9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呈现正相关,推测MMP-12可能增强MMP-9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