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APTAC基载镧磁性阳离子水凝胶的制备及吸附水中PO43--P的性能与机制研究
【出 处】
:
北京林业大学
【发表日期】
:
2021年01期
其他文献
以晋西黄土区900~3 050株/hm~2范围内8个密度梯度的中龄(15~17a)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林分调查和树干解析方法获取林分生长特征数据、基于吉县国家生态站的定位观测设施及室内实验获取水土保持功能数据。从刺槐林的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系统深入地研究其水土保持功能,并结合林分生长特征,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不同密度刺槐林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适宜该区刺槐林分生长和水土保持功能发挥的最佳林
作为新型污染物,微塑料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由于表面积大,微塑料能够吸附环境中多种污染物,同时微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发生老化、附着微生物等,促进微塑料对其他污染物的吸附。当微塑料进入食物链后,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健康风险。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淀区不仅存在微塑料污染,部分区域存在重金属锌、铅、镉的含量超标。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白洋淀上游河流河口区域微塑料的污染分布,探讨老化和附着生物膜的微塑料对重金属
青海云杉是中国特有树种,是祁连山地区主要森林再生树种,也是西北地区主要用材林。青海云杉目前的遗传改良还处于初级阶段,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青海云杉良种需求,亟需开展青海云杉良种升级换代工作。此外,青海云杉分子遗传学研究基础薄弱,缺少其基因组信息及特有分子标记,极大阻碍了青海云杉分子育种工作的进程。因此,本研究对来自甘肃省张掖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99个15年生和20年生的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进行了树高
废水排放是雌激素向环境暴露的重要途径,已引起各国学者越来越为广泛的关注。生物降解是去除环境中雌激素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特别是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真菌和细菌,对雌激素类污染物去除效果的比较研究还较少。本文以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为雌激素的典型代表,系统考察了真菌(产朊假丝酵母CU-2)和细菌(干酪乳杆菌LC-1)对E2的去除效能、影响因素、降解动力学、降解
栎属(Quercus L.)植物,分布广泛,是天然林中重要的组成树种,也是常用的绿化造林树种。栎属植物上寄生多种子囊菌并引起真菌病害,严重时导致树木死亡,甚至造成林分衰退,带来生态与经济损失。截至目前,中国栎属植物上记载的子囊菌多达100多种,但大部分物种缺乏菌株及基因序列,其分类地位不清晰,同物异名现象颇多,对病害防控以及森林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本研究收集和观察了采自我国9个省(市、自治区)
在气候变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下,水资源短缺与内涝灾害频发成为城市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Rainwater Harvesting Systems,RHS)收集储存雨水资源并加以利用,具有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及减轻供排水系统压力等功能。然而,在降雨和用水变化的影响下,RHS供水和径流调控功能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可行性不确定是限制其广泛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我国不同气候区
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重要经济林树种,种质资源丰富。‘马牙枣’(Ziziphus jujuba Mill.Maya zao)是优良鲜食早熟品种,果皮薄,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前期研究中,本课题组采用秋水仙素田间诱导‘马牙枣’产生2n雌配子,自由授粉后获得了三倍体新种质。本研究以该三倍体种质为材料,进行父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观测该
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北京松山位于暖温带与中温带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研究该地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变化特征是对森林碳循环规律研究领域的有效补充,对评估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以及碳汇功能提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北京松山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物候相机拍摄的数字图像提取相对绿度指数数据拟合植被生长曲线,划分物候期;利用涡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