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不仅是一种生物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从历史中来,又影响了历史。作为现代化的后果,青年在参与现代化的过程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结构性关系。正如现代化造就了青年一样,青年也参与建构了中国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并由此形成了一种“互构”关系。正确认识青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把握各个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有助于了解为什么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也是一个从封建王朝的自强运动走上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先重建国家才能发展经济的革命过程,青年在这种转变过程和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年学生参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是思想领域的启蒙运动,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此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带领人民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他们促成了现代化的革命化,并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青年在推动国家重建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受到革命时代的精神熏陶。在党的带领下,满怀激情的革命青年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并一度成为能给革命带来崭新力量的新鲜血液。但是,青年也并非总是现代化的促进力量,未经正确引导或方向错误的青年运动、学生运动也延缓了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现代化阶段,随着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青年关注的重心从政治领域转移到生活世界。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青年在发展经济、推动政治民主化、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同时,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青年也陷入了被遗忘的境地。全球化与市场经济一道,在将青年问题转变成一个经济问题的同时,也暴露出政治参与和文化认同的不足。在此情境下,青年政治参与和民族国家认同对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因此,对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对现代化的反思一道成为中国青年的责任。只有赢得青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有未来,才能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