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临床指标评价和统计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信息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结构的逐渐完善,对医疗设备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怎样建立磁共振设备规范、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本文是基于重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对所研发的“磁共振临床指标评价软件”和“磁共振临床与质控数据统计分析软件”提出的需求为课题来源。本文主要从原始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磁共振临床主观指标建模工作进行介绍:对西南医院所采集的磁共振设备的原始临床成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磁共振设备共151台,其中国产磁共振设备型号14种共70台,进口磁共振设备型号25种共81台,包括四种场强(低于0.5T、0.5T、1.5T和3.0T),共采集10个部位的10428例样本数据。开发基于Java EE技术架构的系统,采用Dcm4chee进行影像头文件解析,并按西南医院提供的项目实施手册对其层厚、间距、空间分辨率、总扫描时间、扫描序列临床客观指标进行评分。使用CornerStone脚本对影像图片进行显示,由三级医院高资质的磁共振诊断医师对其信噪比、伪影、解剖评价标准、信号均匀性、扫描范围主观临床指标进行评分。系统按区域(西南、华中南、军警、西北、东北、华东和华北地区)、场强(小于0.5T、0.5T、1.5T和3.0T)、部位(颅脑、肾脏、肝脏、腰椎、颅脑MRA、膝关节、子宫、心脏、前列腺、颈椎)统计分析磁共振设备的综合得分,与国内外磁共振设备进行比较。根据场强、磁共振扫描部位、是否进出口设备、磁共振扫描对象的临床客观评价指标以及临床的主观指标共25个指标,并使用Lasso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建立磁共振影像临床主观指标预测模型,用于代替繁杂的人工主观临床指标的评分。
其他文献
一个多世纪以来,合成呋喃的方法引起了各个领域科学家们的巨大兴趣,足以可见这些杂环化合物在天然产物的合成当中的重要性,所以发展更多选择性和多用途的合成方法是非常有必
分子振动光谱在化学检测和生物样品鉴定应用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对太赫兹波的研究越来越多,太赫兹(THz,1THz=10THz)介于微波与红外之间的电磁辐射区域,属于远红外
工业机器人中应用最多、使用最广的便是六自由度机械臂,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场景不断向汽车装配、电子产品组装、医疗辅助设备等对定位精度要求更高的领
图的k-路顶点覆盖理论在无线传感网络和交通控制领域都有很重要的应用。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图的k-路顶点覆盖问题,也简称为k-VCP,找到一个最小的顶点子集F,
二维发光薄膜是一类在外界刺激(如光、电等)下可以呈现一定颜色的智能材料,其制备和应用是当今薄膜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目前,许多发光材料被用于制备二维发光薄膜,例
随着工业发展的日趋智能化,工业机器人应用在工业生产制造过程中也将成为主流趋势之一。工业现场经常存在对散乱工件的定位抓取作业,由于散乱工件存在倾斜、堆叠、遮挡等情况
本文介绍了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分类以及应用前景,对碳纳米材料、含钴和含镍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修饰电极进行了概述。制备了三种修饰电极,基于电极表面钴、镍基纳米结构化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监控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其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应用价值使得行为识别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成为了一个热点研究课题,而
张敦仁(1754—1834),字仲篙,号古愈,又作胡臾,时人称为古余先生,山西省阳城县人,是清代中叶著名的汉学家和数学家。曾任南宫、江西、高安、庐陵等县知县,铜鼓、川沙等厅同知,
本文对荧光传感器、以石墨烯量子点(GQDs)和石墨烯量子点衍生物(GQDs derivatives)为探针的荧光分析、Fenton化学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构建了对核黄素(Rf)、氨茶碱(AP)和芦丁(RT)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