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及不同凝血监测方法的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3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发生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与临床预后关系;探讨常规凝血监测、sonoclot凝血监测法及血栓弹力图三种不同凝血功能监测方法中参数的相关性,寻找最优的检测方法,便于早期发现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及早干预,提高患者预后。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2018年01月至2019年06月期间确诊的单纯性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选取患者83例,根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不同分为三组:A组为特重损伤组(GCS评分3-5分),B组为重型损伤组(GCS评分6-8分),C组为中型损伤组(GCS评分9-12分),入院24小时内分别测定常规凝血系列参数(PT、PTA、INR、APTT、Fib、TT、FDP、D-D)及同时段sonoclot凝血监测参数(ACT、CR、PF)和部分入组患者入院时血栓弹力图监测参数(R、K、Angle角、MA、CI),同时选择11位正常体检者或志愿者常规凝血系列参数及sonoclot监测参数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损伤程度组之间、不同损伤程度组与对照组之间凝血功能变化及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探讨三种不同凝血功能监测方法中参数的相关性。记录患者出院1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根据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4-5分)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1-3分),探讨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及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特重型颅脑损伤组凝血监测参数PT、APTT、TT、FDP、D-D以及ACT均明显升高,FIB和CR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型、重型颅脑损伤组APTT、FDP、D-D以及ACT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重型颅脑损伤组较中型、重型颅脑损伤组凝血监测参数APTT、FDP、D-D以及ACT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NR、PLT及P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常规凝血监测及血栓弹力图监测相比,sonoclot监测中ACT与APTT、TT以及R值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与α角和FIB之间呈正相关,与K值之间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F与FIB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与PLT以及M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栓弹力图中的R值与PT和APTT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值与APTT和TT之间呈正相关,与FIB之间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值与PLT之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α角与FIB之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值与PLT之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颅脑损伤导致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y,ATC)发生率31.3%:其中A组ATC发生率47.8%,65.2%患者预后不良;B组ATC发生率26.8%,34.1%患者预后不良;C组ATC发生率21.1%,15.8%患者预后不良。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ATC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间ATC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各组间预后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ATC的患者,61.5%预后不良;未发生ATC的患者,27.5%预后不良,两组间预后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TBI常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出现,颅脑损伤程度越重,预后不良发生率越高;2.sonoclot凝血监测参数与常规凝血系列及TEG参数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TBI患者早期采用sonoclot凝血监测法,利于早期发现凝血异常;3.颅脑损伤伴有ATC发生时预后不良率约为不伴有ATC者的2.2倍,影响患者的预后,但ATC发生与否与颅脑损伤程度相关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成都市大邑县人社局紧扣产业发展需要、用人主体需求、人才自身诉求,为助推新时代大邑"三步走"战略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阆中市社保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着力政策宣传、参保登记、五险统征、激励参保、服务优化、依法征收"六轮"联驱,赢战全民参保和扩面征缴工作稳
本文从理论方面对藏医刃针穿刺和中医针灸从理论基础、治疗原则、针刺点(取穴)的分寸、针刺点的选择方法、针刺用具、针刺手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