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部分和分解的二维DCT变换快速算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散余弦变换是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已经被多个国际标准所接受,如JPEG、MPEG、H.263等。DCT应用到实际系统中的前提是具有能够快速实现的算法,自从1977年第一个真正的DCT快速算法出现以来,寻求更快、更规则、更简单的DCT快速算法一直是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作为正交变换的DCT算法具有计算复杂度适中、快速算法等特点,在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也出现了很多形式的DCT算法。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快速算法设计,其研究的重点是实现二维DCT变换的直接分解算法。论文工作分为三个部分: 一.对DCT算法进行总结,概括和描述了近几年出现的DCT算法并进行分类。 二.在研究已有DCT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算法一部分和分解算法(PSDA算法);在PSDA算法中,通过引入部分和的定义,实现了频域输出数据的分集;通过频域输出数据的分集将二维DCT变换转换为若干个一维DCT变换;PSDA算法还给出了部分和的计算方法及组成部分和的公共加法项的合并原则。 三.从VLSI实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部分和分解算法的VLSI结构,基于该结构的RTL代码通过了综合和FPGA原型验证,为该算法的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现参考。论文最后给出了PSDA算法的VLSI实现结果;指出了PSDA算法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比其它DCT算法,本文提出的PSDA算法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和改进。 1.提出了部分和相等的分集准则,通过该准则实现了对频域输出数据的分集,并证明了每一个分集内的元素为时域输入数据部分和的一维DCT变换输出。 2.通过对频域数据进行子集划分,将一个二维DCT变换转换为若干个一维DCT变换,完成DCT变换的乘法运算次数减少了一半。 3.提出了部分和的计算方法和公共加法项的合并原则,通过合并公共加法项减少了加法运算量。 4.传统的DCT算法是针对输入数据长度为2n进行计算的,但是在很多应用领域中都要用到长度非2n的DCT算法,而素长度的DCT算法是非2n长度DCT的核心。因此本文在2n长度PSD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二维素长度PSDADCT算法,该算法是基于频域输出数据与部分和的转换和映射关系,将二维素长度DCT变换分解为多个一维素长度DCT变换。同已有的素长度DCT算法相比,减少了一半的乘法计算量。 5.提出了基于2n长度PSDA算法的VLSI结构,同间接算法的VLSI结构相比,该结构具有不需要转置变换,处理延时低的优点;同其他直接算法的VLSI结构相比,该结构具有更规则的结构,和更少的乘法器和加法器开销。 6.目前的DCTIP核都是针对2n长度的,并不能满足完全实际应用中的需要。本文在PSDA算法的基础上,分别基于FPGA和ASIC工艺进行了素数长度DCT的IP核设计。仿真和综合结果表明,该设计结构简单、层次清晰,具有高度的规则性和模块性。
其他文献
随着通信网络的带宽需求不断增长,骨干网和局域网也在高速的扩容,基本上可以满足高带宽业务的需求,但接入网技术却无法满足需求,成了宽带网络发展的瓶颈。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
DVB-T2解调器中输出处理单元是DVB-T2接收机中重要组成部分。输出处理系统主要解决了 FEC链路输出基带帧中有效 TS数据流的提取问题。整个处理包括基带帧解扰处理、基带帧帧
光纤传感技术是现代工业测控、机械装备的行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应用领域中的新兴的一种技术和方法。光纤传感器具备体积小、电绝缘、抗电磁干扰、分布多参数检测等优点,基
手机电视是指通过手机通信终端收看电视内容的服务方式,它是移动通信和电视广播技术融合的产物。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和媒体形态,给信息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出版社行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事图书立项、出版与销售等工作,承载着传播知识、推动学术教育的重要作用。自2010年来成功转企后,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和
汽车日益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方法一直是广为关心的话题。车辆主动预警技术作为提高驾驶安全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多媒体应用需求的增加,采用OFDM/MIMO技术的移动组播系统能够更好地缓解未来通信系统所要求的高数据速率和日益紧张的无线资源之间的矛盾,在现代
深空通信具有长延时,高误码率,长而可变中断,非对称信道等特点,为此,国际空间咨询委员会提出了适用于深空网络中的文件分发协议。DTN网络作为深空网络概念的进一步扩展,具有
分布式信源编解码技术是一种新的信源压缩技术,该技术基于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Slepian-Wolf理论和Wyner-Ziv理论。虽然分布式编码理论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但是直到近十
目前,移动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发展迅速,由早期只能进行语音通话的模拟制式到第二代的GSM,TDMA再到今天的3G,各种移动终端卡层出不穷,例如中国移动的SIM卡,中国联通的SIM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