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和黄酮类,以往人们仅对苦参中生物碱类成分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评价苦参的质量也仅以生物碱的含量作为其质量优劣的标准,显然不够全面。同时,随着药理学的深入研究,表明苦参中的黄酮类成分是苦参的一类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和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是一类非常有药用价值的活性成分,已成为当前中药苦参研究的热点。 全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 苦参研究概况 对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和高速逆流色谱法进行了综述。 (二) 苦参黄酮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将苦参药材粉末分别用水煮醇沉法和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进行提取,再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层萃取液分别经硅胶柱层析和减压硅胶柱层析分离后,共得到3种单体黄酮类化合物。对其中2种单体化合物进行化学方法和波谱解析,鉴定了化学结构,分别为三叶豆紫檀苷(tirfolirhizin)和苦参醇O(Kushenol O),且三叶豆紫檀苷为苦参黄酮类的一个主要成分。结果表明,采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可以和水煮醇沉法得到相同的黄酮类化合物,但前者操作简单。本文还对三叶豆紫檀苷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显示其具有很强的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 (三) 苦参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 首次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中三叶豆紫檀苷含量的方法。以甲醇-水(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0nm,对11个产地的苦参药材,苦参的根、茎、叶、叶柄4个部位和含苦参成药中的三叶豆紫檀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苦参根中三叶豆紫檀苷的含量(0.07%~0.38%)明显高于地上部分中的含量(0.006%~0.034%);消银片中三叶豆紫檀苷的平均含量为0.200 mg.片-1,且含量比较稳定,可以作为衡量该产品质量的一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