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博弈视角下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以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为例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k1981f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公共政策的执行作为政府公共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政策得以实现的中心环节,是社会利益分配调整的重要过程,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政策目标和公共利益的实现。目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在各个领域屡有发生,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中表现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公共行政效率和效能。在长期的管理和治理模式中,政策执行主体与目标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深刻影响着政策执行过程与结果。要想从根本上厘清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偏差的缘由,从实际上提出矫正措施,其根本在于厘清贯穿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和博弈关系。本文试图以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为切入点,以利益博弈的视角对公共政策执行偏差进行研究,并试图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主体自身、执法目标群体、制度、行政文化等多方面提出偏差矫正的合理可行的建议。从而促进社会管理和政府管理的发展,把服务型政府、高效政府、责任政府的理念落实到政策执行的最前沿,最大程度促进政策的合理、有序、高效、准确地执行。  本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及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第二章为理论概述,具体明确了本文使用的核心概念及基本理论。第三章集中梳理了我国目前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发展历程和现状,并介绍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在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及危害;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行文的重点,分析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偏差原因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偏差矫正。
其他文献
期刊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干群矛盾问题、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问题、劳资矛盾问题、腐败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就业问题、拆迁补偿问题、住房保
辽河是我国重要的内陆河流之一,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和辽宁四个省区,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三江三湖”重点治理名单。经过数十年治理,2012年底,辽河摘掉了重度污染的帽子。
高速公路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性的交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88年10月我国大陆地区首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事业迈上了高速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以及高校的扩招,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民办高校犹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上崛起,使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可以接受更高一层次的本专科教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状况的加速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赡养和照顾。虽然,我国目前的主流仍是家庭养老,但是由于受家庭结构变化和传统孝道家庭观念逐渐淡化等因
基本养老金待遇的实际水平会受到物价等诸多经济因素的影响,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科学化、长效化的待遇调整机制。虽然自2005年以来,我国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已经连续9年上调10%。但这种“人为调整”的随意性较大,使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平衡和财政支出的承受能力面临严重的挑战。本研究以仿真软件AnyLogic6.4.1为研究平台,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实验方法研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调整指数问题。在分析影响职工基本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