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手持终端设备等的普及,创设了适合网络线上线下自主学习和随时随地移动学习的环境,使得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改革起到深远影响。研究调查表明,目前全国高中在校生2400万人,其中1700万就读于县城高中。通过调研某些高中,发现某些“县中”教育理念和信息化硬件条件相对落后、班级人数众多、整体师资水平相对薄弱而且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不强,导致部分成绩落后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没有参与感和存在感,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内容,课后得不到详细解答和再次学习的机会,对自己的学业处于半放弃状态。其次,这些“县中”教师对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不太熟练,大部分课堂还是传统教学手段,学生获得的知识缺乏主动性、个性化和针对性,与新课改倡导的学生的个性化、按需学习的理念相背离;最后,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而大部分“县中”都是通过教师讲解实验过程,对于一些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也都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述,学生几乎没有去过实验室,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情景理解,以及操作步骤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调研的贫困县高中尤为突出,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开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思路。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更有利于体现新课标倡导的学生参与课堂,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差异化教学。课前,教师推送课程资源,学生带着问题来到课堂;课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掌握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对于有疑惑的内容教师提供“脚手架”,在一旁协助学生进行学习,对于一些内容,教师可以“以问题为核心,以任务为驱动”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得出问题的结论。课下,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题,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单个辅导差异化教学,对解决上述调查所发现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较为有效。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通过研究翻转课堂相关文献,提出了适合本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验证本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践表明本案例中的教学模式对本地高中物理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积极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翻转课堂案例在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理念四个方面存在的差异,为设计本地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案例提供了依据,案例设计从实验阶段、模式和流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案例的实施选择高三阶段物理学科进行实验。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并对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县中”教学问题的改进进行了初步探讨。案例实践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在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过程的评价等方面的设计较为合理,能够适合大多数“县中”学生,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有利于差异化教学,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翻转课堂教学在高中物理课程上的有效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