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it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各国都比较注重发展本国经济,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随之发生变化,“地球村”正在形成。国家在全力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都深刻认识到加强国际经济政治合作的重要性。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便利性,地缘相近的国家与地区,近年来政治上的交往密切、经济交往逐渐加深。各地区出现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就是很好的证明。次区域合作一方面是对经济全球化和“地球村”的回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了各次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亚洲地区,始于1992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是比较典型的次区域合作。GMS合作有两个重点,一是加强次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次区域内贸易、投资政策等软环境的建设。合作具体涉及交通、能源、人力资源开发、贸易与投资等多个领域。GMS合作的目的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联系,促进次区域内社会与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共同繁荣。   目前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和进展,在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中国作为GMS合作的参与国,同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之一,在GMS合作机制中发挥一个强有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不可否认,中国在GMS合作中作用日益上升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有:中国自身实力难以提供足够的地区公共产品;东盟“大国平衡”战略;域内国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担忧”;域外势力的竞争等。   目前的中国很有必要在GMS合作中致力于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并非不可主动为之。中国有必要在下列方面做出努力:谋求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高;用实际行动消除相关国家对中国发展的误解;加强与相关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利用相关领域优势,占领合作制高点,推动中国成为GMS合作的龙头等。目前中国已经成为GMS合作积极的参与国和倡导者。
其他文献
2015年12月29日下午,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福建博物院主办的《时间都去哪了——〈观我〉影像展》在福建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的主体部分就是曾经在国内外巡回展出的叶景吕系列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虽然进入21世纪初,我国已经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型,但是目前为止,农业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而地理标志的保护,从很大程度上来说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human auditory system possesses remarkable capabilities to analyze and identify signals. Therefore, it would be significant to build a
税收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历来是国家重视、人民关注的问题。征税权作为国家征税的依据,在其行使过程中以税收的形式索取公民的私人财产。如何能保证国家征税权在其权力界限内行
从全球的范围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对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解决大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对高等教育体制进行改
近来随着公司登记制度的设立,全球范围内公司集团化、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子公司呈现井喷之势,集团公司控股多个子公司,甚至子公司下设孙公司。由于民事主体的复杂关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The complex eigenvalue analysis is currently a common approach to predict squealing vibration and noise. There are two methods for modeling friction contact in
As actuator of the force-rebalanced servo loop, the electrostatic force generator of the micro-accelerometer shows high nonlinearity while the interpole of the
冷战后,美国凭借雄厚的综合国力快速成为世界的霸主。奥巴马上任后也适时吹响了“亚洲再平衡”的号角,在亚太地区,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政治上谋求大国地位,中国综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