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广州版)中规定了小学英语中高年级口语技能水平达到“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3--5个或以上的句子进行口头交流,能就所学知识描述有关个人情况和个人经历的信息,能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口语活动等”。但是在小学生中高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中,英语老师大部分只注重固定句式的讲解和教学,很少去关注学生真正的口语运用能力方面的训练。同时由于有限的课时,教材编排等原因,大部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真实口语水平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很多学生在面对测试时常出现遗漏所给提示内容点,口头表达不流利等问题。而在真实的口语对话中更显得无所适从,无法开口。因此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口语运用能力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课题。根据Fillmore的框架理论,认知框架是记忆中与客观现实相适的知识构架,是框架内各构成成分相互起协调作用的网络。语言信息的传递与意义的激活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表达是激活认知框架的触发器或认知框架的支撑点。作者认为可以采用有别于传统教学而又行之有效的新的话题口语教学模式,将框架理论应用于话题口语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对话,重述,演讲的手段,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开展了检验基于框架理论指导下的小学生话题口语教学是否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设计的实验。培训样本是广州市白云区握山小学五年级的二个自然班,随机选取一班为实验班(EC),另一班为对照班(CC)。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实验工具为前测和后测的对话,复述,演讲成绩及录音材料抽样分析。在进行测试之前,作者对两个班进行了前测并录音,由两位教师对录音材料进行评分,经分析发现两个班没有显著差异。在实验过程中,作者对两个班均进行了话题口语课程的教学,但是在试验班采用了基于框架理论指导下的话题口语专项训练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语义框架,包括框架元素和框架事件。在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口语教学。在完成训练后,作者以同样的方式,对受试又进行了一次口语测试。前后两次测试的录音及成绩构成了本研究的实验数据。本研究中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对前后测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框架理论的小学生话题口语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过程中内容覆盖面和流利度,而对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中语法的准确性提升虽然有,但是效果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