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新地域主义为切入点,针对吉林省新农村住宅的设计提出了策略方法。先是介绍了新农村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继而分析相关概念的发展,引出了新地域主义、新农村住宅及吉林省新农村的发展概况,采用实地调研法、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进行相关研究,为新地域主义的理论介入及吉林省新农村住宅实践的客观研究打好基础。接着分析了吉林省新农村住宅的地域性。其地域性表现为一体两面,从文化地域性和物质地域性两方面分别进行剖析,只有全面的分析才能客观的把握。在文化地域性方面表现为环境地域性和民族地域性,针对环境地域性主要从群落营造和单体布局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民族地域性方面对吉林省“四大民族”进行剖析,分别为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物质地域性从技术地域性和材料地域性进行剖析,技术地域性体现为采暖和保温技术的物质表达,而材料地域性则选取可就地取材、地域性十足的泥土、石材、木材、草类四种材料展开研究。对吉林省新农村住宅的地域性有了客观的了解,针对于后文提出相应的地域性问题及最后据此提供设计策略做好铺垫。然后在吉林省新农村住宅地域性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吉林省新农村住宅的地域性设计问题,表现为:群落组织缺陷、空间利用混乱、平面设计失调、室内布局不当、尺度规模过大、民族特征不明、节能措施不足、材料使用不佳八个方面。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对于问题的产生从个人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方面进行了阐释。这一部分的分析研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吉林省新农村住宅的设计策略,分别从规划布局多样化、传统空间延续化、炕居文化传承化、建筑模式丰富化、节能措施一体化五个方面一一对应解决了上述设计问题。并以吉林省新时期优秀农房设计竞赛的获奖作品进一步阐释了新地域主义视角下的吉林省新农村住宅的设计策略,提出了地域特征的延续、现代需求的结合、生态节能的运用,是对上述设计策略的进一步凝练与升华。至此,在新地域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吉林省新农村住宅的发展现状,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关设计策略,以期为吉林省新农村住宅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