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壳寡糖处理对红地球葡萄保鲜效果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o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以红地球葡萄为研究试材,通过对葡萄进行采前喷施、采后涂膜壳聚糖、壳寡糖处理,探讨并比较壳聚糖、壳寡糖处理对红地球葡萄保鲜效果及内在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利用壳聚糖和壳寡糖有效延缓葡萄果实采后衰老过程、抑制采前采后病害发生、改善果实贮藏品质、减少化学药剂在园艺产品上的使用量及实现园艺产品的有机贮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及实践应用价值。  方法:本研究通过比较壳聚糖、壳寡糖不同处理方式探讨其对红地球葡萄贮藏影响的主要方面及最佳保鲜浓度,通过研究红地球贮藏期其果实硬度、落粒率、失重率、腐烂率、果梗褐变指数、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的变化,探讨壳聚糖、壳寡糖处理对红地球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研究红地球贮藏期间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探讨壳聚糖、壳寡糖处理对红地球葡萄贮藏期生理活性的影响,揭示对其影响的可能内在机理。  结论:  1.为探讨葡萄采后涂膜壳聚糖、壳寡糖对葡萄果实采后病害的控制和对果实贮藏品质、生理代谢的影响,葡萄果实采后用不同浓度壳聚糖(0.6%、0.8%、1.0%、1.2%)及壳寡糖(1.0%)涂膜处理后于温度1±0.5℃、RH>90%的条件下贮藏,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壳寡糖处理均能降低葡萄的落粒率、腐烂率,壳聚糖处理能显著降低贮藏期间葡萄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硬度的下降;延缓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上升、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在供试壳聚糖浓度中,以1.0%壳聚糖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在供试壳寡糖浓度中,各处理之间效果差异不明显,相比于壳聚糖处理效果,壳寡糖处理效果较差。其中壳聚糖涂膜处理有效延缓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增加和贮藏后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快速上升,保持了较低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延长了果实保鲜期。  2.为探讨采前喷施壳聚糖、壳寡糖对红地球葡萄采后贮藏期果实品质及生理机制的影响,分别于采前30d、20d、10d对红地球葡萄果实进行(Ⅰ)500mg/L壳寡糖(Ⅱ)500mg/L壳寡糖+1%乙酸(III)500mg/L壳聚糖+1%乙酸和清水对照处理。结果表明,采前喷施相同浓度的壳聚糖、壳寡糖均能显著降低葡萄贮藏期间的果实失重率、果梗褐变指数和腐烂率,延缓果实硬度降低,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能够保持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较高水平上,并且明显提高了葡萄果实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UN)防御酶活性,使果实提高了自身抗性,延缓果实衰老。
其他文献
3-甲硫基丙醇是我国芝麻香型白酒的特征性香物质,也是多种食品的重要香气组分,天然存在于葡萄酒、啤酒、酱油、奶酪、番茄和土豆中。3-甲硫基丙醇的香气阈值低,在食品中建议用量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也叫谐振接地)在应对单相接地故障时具有突出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谐振接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所以在城市配电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该接地方式优势的体现是建立在消弧线圈精确调谐基础之上,若调谐不当,非但无法体现谐振接地的优势,反而会带来中性点位移电压高、网络内谐振过电压严重等弊端。因此,对谐振接地系统调谐方法的研究以及调谐装置的研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深入分析了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