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以红地球葡萄为研究试材,通过对葡萄进行采前喷施、采后涂膜壳聚糖、壳寡糖处理,探讨并比较壳聚糖、壳寡糖处理对红地球葡萄保鲜效果及内在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利用壳聚糖和壳寡糖有效延缓葡萄果实采后衰老过程、抑制采前采后病害发生、改善果实贮藏品质、减少化学药剂在园艺产品上的使用量及实现园艺产品的有机贮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及实践应用价值。 方法:本研究通过比较壳聚糖、壳寡糖不同处理方式探讨其对红地球葡萄贮藏影响的主要方面及最佳保鲜浓度,通过研究红地球贮藏期其果实硬度、落粒率、失重率、腐烂率、果梗褐变指数、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的变化,探讨壳聚糖、壳寡糖处理对红地球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研究红地球贮藏期间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探讨壳聚糖、壳寡糖处理对红地球葡萄贮藏期生理活性的影响,揭示对其影响的可能内在机理。 结论: 1.为探讨葡萄采后涂膜壳聚糖、壳寡糖对葡萄果实采后病害的控制和对果实贮藏品质、生理代谢的影响,葡萄果实采后用不同浓度壳聚糖(0.6%、0.8%、1.0%、1.2%)及壳寡糖(1.0%)涂膜处理后于温度1±0.5℃、RH>90%的条件下贮藏,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壳寡糖处理均能降低葡萄的落粒率、腐烂率,壳聚糖处理能显著降低贮藏期间葡萄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硬度的下降;延缓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上升、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在供试壳聚糖浓度中,以1.0%壳聚糖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在供试壳寡糖浓度中,各处理之间效果差异不明显,相比于壳聚糖处理效果,壳寡糖处理效果较差。其中壳聚糖涂膜处理有效延缓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增加和贮藏后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快速上升,保持了较低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延长了果实保鲜期。 2.为探讨采前喷施壳聚糖、壳寡糖对红地球葡萄采后贮藏期果实品质及生理机制的影响,分别于采前30d、20d、10d对红地球葡萄果实进行(Ⅰ)500mg/L壳寡糖(Ⅱ)500mg/L壳寡糖+1%乙酸(III)500mg/L壳聚糖+1%乙酸和清水对照处理。结果表明,采前喷施相同浓度的壳聚糖、壳寡糖均能显著降低葡萄贮藏期间的果实失重率、果梗褐变指数和腐烂率,延缓果实硬度降低,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能够保持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较高水平上,并且明显提高了葡萄果实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UN)防御酶活性,使果实提高了自身抗性,延缓果实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