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冠及咬合间隙不足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牙齿的生理性或病理性磨耗是造成基牙冠短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咬合间隙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上述导致咬合间隙不足的原因外还有上下颌牙齿交错缺失、长时间牙齿缺失导致对牙台牙伸长等。因此,牙齿磨耗的修复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临床修复医师的难题。牙齿磨耗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咬合紧、(殆)龈距离降低,咬合面敏感而影响进食,严重者可导致牙髓炎,根尖炎,以及面下三分之一垂直距离(OVD)(occlusion vertical distance)降低,导致面容苍老,横(殆)曲线和纵(雅)曲线改变,严重的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因此,如何对牙齿重度磨耗恢复其咬合功能、对其垂直距离进行重建是众多临床医师不断探讨的问题。
本文选取9例因磨耗导致一系列问题的病例,采用五种不同的方法修复,观察它们的修复效果。其中,两例采用固定义齿重建咬合、三例采用固定可摘联合修复重建咬合、一例采用单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重建咬合,两例牙冠过短进行牙冠延长术后固定修复,一例作为基牙牙冠过短遂采用桩冠作为固位体后固定桥修复。同时针对上述病例中基牙冠短的导致固位不足的分别进行嵌体冠、桩冠、牙冠延长术结合联冠进行修复,结合患者的身体、口腔以及经济条件进行合理化设计,尽可能保证其修复后修复体的固位、稳定、美观和正常行使功能。观察修复一段时间后患者使用义齿的情况,并通过临床检查,修复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