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在一定意义上直接显示着我国民主政治的状况与和谐社会的程度。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活跃力量。对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的研究对于深化公民参与理论、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时代需要的合格的政治人、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稳定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等方面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进一步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建设,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大学生公民参与理论的研究很多,但大多局限于政治参与领域,较少关注一些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生活参与领域。而对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的具体内涵,学界也尚未达成较为统一的意见。这种局面既使学术研究失去了对话的平台,又难以把既有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高校等德育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探索大学生公民参与的范围和类型,界定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的具体内涵,分析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寻求有效对策事在必行。本文就是以此为研究契机,在众多有关大学生公民参与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中存在的问题,试图建构一个完整的对策体系,并在建构之初就力求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使之获得实践上的生命力。本文以对公民参与意识的概念界定及公民参与的范围和类型开始,列举了公民参与意识的理论依据,系统分析了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针对当前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重点从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以形成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主性的教育合力,使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形成从外化到内化综合性的教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