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秘密花园》是英国著名作家弗朗西斯·伯内特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小说,它是弗朗西斯·伯内特最受欢迎并被看作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之一。自出版以来,不少学者和译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秘密花园》的中译本进行了研究。 到目前为止,从语用学理论顺应论对《秘密花园》的翻译进行的研究涉及语境、语言结构和意识凸显三个方面。然而,顺应论的核心——动态性并未得到足够的注意。因此,为了进一步深入运用顺应论,本文以动态性为焦点,为更好地理解顺应论,尝试对《秘密花园》的中译进行研究。 基于上述论述的研究目的,在众多的中译本中,选取了魏耀军和李文俊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杰夫·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为理论指导对其进行对比研究。具体的分析是从动态顺应论的三个方面展开的:语境的相关成分,时间维度,以及语言结构。通过对典型译例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个译本在动态顺应中有所不同,并且更好的实现动态顺应的一个译本在语用意义上更有效。 具体而言,比较发现,李文俊和魏耀军对原著都进行了动态顺应的翻译,尤其是同一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然而,为了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李文俊的译文则更多地根据不同语境的变化,对相同词汇相应地采取不同的选择来翻译。而魏耀军的译文,在一些译例中,基本保持着源语语言特点,因此,未能充分考虑语境的不同变化,并且动态地进行适当的选择以更好的做到顺应。总之,李文俊的译文能够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动态的顺应和选择,并且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