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探究

来源 :甘肃政法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fis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我国的环境法学体系中,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实质上仍处于缺位的状态。现行的环境责任究其实质为涉及环境的民事、刑事、行政三大法律责任。根据环境法的法权结构理论,生态环境损害实际上是对生态性环境权之一环境权的侵害,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就是专门针对环境权受到侵害时进行的救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相较于传统三大法律责任制度而言,其独特性在于其涵盖了环境法的多元主体,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救济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参与,合作共治。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在环境法学体系中处于环境责任的位置,其具有和传统三大法律责任并列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国外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法律化的典型文本《欧盟环境责任指令》与《美国超级基金法》的评析,为我国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提供借鉴。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归责原则、救济范围、责任主体以及责任承担方式四个方面。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采用两分法,关于累积性的生态环境损害采用过错责任,关于突发性的生态环境损害采用无过错责任;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范围包括对生态环境损害与环境健康损害的救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责任主体为经营者和政府;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承担方式为生态环境损害预防、生态环境修复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其他文献
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063),针对沥青路面在高温条件下易引发的热稳性病害和城市热岛效应问题,基于相变理论,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将其与沥青胶浆共混形成复合相变储热沥青胶浆,并研究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对沥青胶浆技术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温储热机理。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得到PEG/SiO2 FS-PCMs,且通过测试及表征结果可知,PEG与Si02之间的化学兼容性良好,热稳
随着饲养管理条件的进步,开发利用卵巢储备,提高排卵率,培育优化高产仔力母猪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一大热点问题。FSH与其膜受体结合可以激活PI3K/AKT通路,促使卵泡发育,AKT2是P
信息技术的基础设备是气象业务系统的资源基础;共性应用系统具有较强IT色彩和专业气象色彩,它需求变更较小,建设规模周期适中;专业应用系统具有较强的专业特性,它从气象专业
基于1959-2007年克什克腾旗气温及降水资料,运用一元回归、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克什克腾旗1959-2007年年、季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克什克腾旗气
有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天发生800万次雷电,平均每秒近100次.每个闪电的强度高达10亿伏特.功率可达1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损失约10~50亿美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