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语言研究中,很少有学者把英语动词-ing结构看成动词的非范畴化的表现形式而进行整体论述。国内外传统的语法书对动词-ing形式的句法功能虽然有详细介绍,但只是把动词-ing结构视为特殊的语法现象加以描写。在当前的语法研究中,也有学者从认知角度对某些动词-ing形式加以解释,认为他们是范畴的边缘成员。但我们认为这也只是离散的认知语法分析,无法让我们对此结构的语义特征有一个整体认识。关于动词-ing结构与其他语法范畴之间为什么有着如此多的异同,动词-ing结构为什么能用做名词,形容词,介词等语言中的实际问题,当前的语言研究忽视从了认知过程对意义构建所起的作用的角度来解释,从而对语言学习者习得这一语法形式造成了一定困难。 本文以原型理论及非范畴化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对动词-ing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其体现的语义句法功能与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基本语法范畴的语义句法功能的比较,对它们的关系做出较为系统的阐释。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展开论述。文章认为语义句法特征是语言现象范畴化的基础,对动词-ing结构的理解同样要依据其特征来进行。在本文中,动词-ing结构的语义句法具有与基本语法范畴的家族相似性,是范畴的边缘成员。本研究试图论证动词-ing结构这些边缘成员如何逐步远离动词范畴,呈现特殊的认知语义句法特征,具有非范畴化性质。 本研究为分析英语动词-ing结构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语法的全新视角,将其看成语法范畴的边缘成员。这种边缘成员在语言中具有非范畴化特点,从而成为不同范畴之间的中间体。这样我们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动词-ing结构兼有动词,名词,形容词,连词等语法范畴的某些特征这一语言现象。 文章最后指出,非范畴化理论对动词-ing结构的使用有很强的解释力。非范畴化理论是经典范畴理论的有力补充。以往对动词-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