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丰富,曾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经过几十年的过度开采利用,使林区可采资源枯竭,林区经济陷入困境。尤其在全面停伐政策实施后,林区也在积极寻找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替代产业,来促进林区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探究如何加快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实现林区林业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概况,并根据林区的统计数据,对林区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SSM-区位熵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主导产业进行选择。结果显示: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业以及营造林可以作为林区林业主导产业来优先发展。其次,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林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进行预测,得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将在2019年转变为“三、一、二”模式。再者,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得到全员劳动生产率、森林覆盖率、天然林保护工程林业投资额及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是影响林业产业结构演进最重要的因素。最后,根据前文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提出加快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具体包括:巩固森林资源基础,发展多元林下经济;基于综合比较优势,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培养新型林产加工业,向深加工方向转变;提高森林旅游业竞争力,加强森林生态辅助服务;加大林业技术投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合理规划林业产业布局,加强林业产业集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