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保护的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技术革新时代,企业之间打响了一场场信息争夺战,而自由流动的人才市场也成为了信息传递的土壤,一旦掌握公司至关重要的商业信息人才流入竞争对手企业,将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商业秘密作为关系到正常生产经营是的核心信息,其“秘密性”很容易随着离职雇员的自由流动而永久性丧失,所以构建预防离职雇员侵犯原雇主商业秘密的事前救济规则变得尤为重要。美国通过上百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不可避免披露原则,该原则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商业秘密被掌握商业秘密的离职员工潜在侵犯原企业商业秘密的可能性,有效的从源头上抑制了潜在侵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该原则的适用通常会伴随着禁令的颁布,由此来避免去职员工在敌手公司再就业时不可避免地披露原雇主的商业秘密。然而,这一原则虽然被视为保护商业秘密免受离职雇员潜在侵害的“万能药”,却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副作用,没有限制的适用该原则将会侵害雇员的自由择业权甚至影响其生存权、阻碍社会人才与信息的自由流动、影响法律的公正性。如何避免适用该原则所产生的负作用,平衡雇员与雇主之间利益,是目前摆在美国各州法官和学者之间的难题。近年来,我国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传统的事后救济规则存在“举证难”、“胜诉难”等各种弊端,为了解决现实司法难题,自典型的“一得阁”案之后,已有不少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开始适用该原则。我国目前还未确立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由于缺乏成文法的具体规定,对这一规则的适用尚未制定统一的标准,法官适用该原则时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同案不同判的尴尬局面难以避免,因此尽快以成文法的形式确立此原则,对于保证司法公信力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各种社会矛盾随之与日俱增,作为突出矛盾之一的群体性纠纷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群体性纠纷的解决机制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
学位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了空前的提升。由此而来的便是知识产权人凭借知识产权的合法垄断权地位进行拒绝交易,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越来越多,危害
我国现有的刑罚体系受到传统刑事二元结构的影响,往往只根据犯罪人在犯罪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犯罪人实施刑罚处罚。在这个过程中,被害人的角色定位往往被认为是无辜受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过去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一体化局面逐渐
二战以后,尤其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行政指导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行政管理方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青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逐步推进,行政指导在当代中国政府行政管理领域也日益被频繁地使用。但是,由于受到法律的拘束程度不够,行政指导在实际的运行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尤其是行政指导的法律责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在行政指导制度运行中,行政指导的法律责任又发挥着
学位
【摘要】 英语难教,难在后进生的转化上。英语难学,难在学生不愿学上。转化英语后进生不能简单地靠老师加班加点,学生补来补去。要长远地转变一个后进生必须抓住契机,激发学生自身向上的需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契机 巧妙 长远  一、英语后进生转化的必要性   据调查显示,目前在考不上理想学校和中途辍学的学生中,英语学科差甚至最差的比例高达70%[1]。从这个数据中,不难看出转化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