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生态世界观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新范畴,对语言认识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东部裕固语变化的同时,还需要及时观察和探讨语言与周围环境、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语言作为符号研究体,必然与创造者、使用者与文化有着重要联系,这对研究语言变化、变迁具有现实意义。作者以实地考察调研为基础,运用生态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东部裕固语的外部和内部生态语言变化,并对东部裕固语使用现状进行概括和个案分析。根据东部裕固语的使用情况,研究出东部裕固语中出现的濒危现象,并鉴定了濒危程度,为缓解当前面临的濒危现象探索了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措施。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原由、研究意义、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情况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通过文献综述介绍生态语言学的发展历史;运用生态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对濒危语言现状进行阐述;科学利用生态语言学理论,为濒危的东部裕固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对外部生态系统有直接联系的裕固族历史源流、地理位置、人口、宗教信仰等因素进行系统性研究,揭示了东部裕固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从客观方面说明语言变化。在外部因素的冲击下语言地位开始下滑,语言使用范围缩小,导致语言濒危速度加快。第三章:从内部生态系统阐述东部裕固语语音、词汇特征和汉语的影响力;从共时角度表明东部裕固语内部结构中出现的功能消退等变迁因素及外界语言影响。第四章:主要对肃南县城的东部裕固语使用情况做实地考察。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个人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态度、语言保护和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对母语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态度的共性和差别等研究发现,裕固族对本族语有着原始情感和独特表达方式,可以充分体现亲和力,更是民族团结的集中表现。目前,东部裕固语虽然还有相当充足的语言活力,但全球化和城市化大历史背景下,东部裕固语中出现濒危现象。双语和多语言环境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逐渐被普遍使用,使用范围明显扩大。主要交际中汉语占到主导地位,东部裕固语仅限于家庭交流。东部裕固语在代际传承中出现退缩状况,年轻一代对母语的使用和传承意识不够强,从而使用范围越来越狭小。研究总结东部裕固语所面临的困境,并运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濒危语言评估标准测试了东部裕固语的濒危程度。第五章:语言濒危对东部裕固语所带来的困难进行系统性研究,从生态语言学角度提出保护和传承濒危语言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