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进行了曝气生物滤池在受污染河水治理中的试验研究,以期为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受污染河水方面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研究了5种不同的填料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于CODCr的去除率皆大于87%;鲍尔环对NH3-N的去除率仅为69.4%,而陶粒和生物悬浮填料则分别高达84.2%和83.9%。从总体上考虑,选择陶粒作为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陶粒曝气生物滤池启动挂膜阶段对CODcr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36%、、89.51%和38.06%。通过不同HRT、气水比、填料层高度条件下开展的试验,发现最佳HRT=6h,最佳气水比为3:1,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集中在填料层底部30cm段。对实际河水进行处理试验中,出水CODCr达到地表水Ⅰ类水质的要求,出水NH3-N基本符合地表水Ⅱ类水质,出水TP达到地表水V类水质要求。改性陶粒对磷的吸附过程可以由Langmuir等温方程和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很好的描述,颗粒内扩散过程是改性陶粒对磷吸附过程的控制步骤。另外,pH为7时改性陶粒对磷的吸附较好。用logistic模型可以很好的分析改性陶粒对磷的动态吸附过程,穿透时间为310min,穿透浓度为0.189mg/L。相关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陶粒的比表面积增加了,表面附着的铁氧化物主要以α-FeOOH的形式存在。改性陶粒曝气生物滤池启动挂膜阶段对CODCr、NH3-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82%和81.17%。对实际河水CODCr、NH3-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46%、87.45%和77.34%,出水CODCr浓度达到地表水Ⅰ类水质的要求,出水NH3-N和TP浓度基本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要求。该滤池对总磷的去除较陶粒曝气生物滤池有很大的提高。另外,改性陶粒表面附着的铁氧化物没有溶出,而且滤池对河水中的总铁有一定的去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