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3N-NH3·H2OPET/CT在大鼠肝纤维化早期定量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乙酰唑胺抑制实验在大鼠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50g±50g),以病理结果划分各组,对照组(S0期)共6只,模型组共28只,其中S1期14只,S2期9只,S3+S4期共5只;自身对照的大鼠:对照组(S0期)6组;肝脏纤维化模型实验组18组,分别为S1期9组,S2期6组,S3+S4期3组。以13N-NH3·H2O作为显像剂,乙酰唑胺作为水通道蛋白抑制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进行动态PET/CT扫描,进行数据重建及图像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显像时间点(20s、90s、5min、10min、15min、20min和25min)正常对照组大鼠与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对13N-NH3·H2O的摄取率,比较各组大鼠在血流灌注、组织扩散及13N-NH3·H2O代谢的差异。 结果 自身配对璀2验S0在15min时点,S1在20s时点使用抑制剂前后的SUV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各时点抑制前后SUV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各时点SUV仅S0期与S1期在90s时点的SUV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各时点SUV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常规13N-NH3·H2OPET/CT难于诊断大鼠肝纤维化及其分期,而13N-NH3·H2OPET/CT联合乙酰唑胺抑制实验能够诊断早期肝脏纤维化并对肝脏纤维化进行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