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组织演化机理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e063006300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破坏性创新在响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偏好方面极具特点,并往往对市场竞争格局构成颠覆。伴随着破坏性创新的发生与发展,市场规模、市场竞争结构、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等发生重大变化。因此,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共生演化成为广泛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破坏性创新相较于维持性创新更好地满足了目标市场消费者偏好,甚至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破坏性创新行为不断改变、影响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的变动也反作用于企业行为。消费者偏好的变动与破坏性创新行为形成互动。消费者偏好与破坏性创新行为的互动关系影响到破坏性创新企业在群体竞争中的适应能力,并进而在市场选择机制作用下,引发产业规模和企业市场份额的改变、产业竞争格局的演化。与消费者偏好既定不变的假设相比,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在产业组织演化中是一个内生互动过程。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互动关系出发,通过对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与适应性机制等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三大机制进行分析,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的共生演化过程,以及破坏性创新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既有研究相比,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揭示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关系在产业组织动态演化中的动力作用和市场选择作用,加深产业组织演化过程中创新与消费者偏好互动的内生促进作用的理论认识。本文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进行揭示。首先,关注创新行为异质性,特别是基于消费需求知识搜索的创新行为异质性。关注消费者偏好异质性,特别是消费者偏好被创新者满足程度的异质性。在此基础上,阐明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研究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分别从知识整合、知识搜索和知识应用三个方面对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行为进行分析,从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搜索速度两个方面揭示产业组织演化动力机制,从消费者产品更换频率、消费者偏好分布特征和消费者学习能力等需求因素考察产业组织演化市场选择机制,从破坏性创新企业分别在初创期和成长期基于消费者偏好所采取的偏好培育、产品改进和业务单元建立等创新行为及其绩效关系考察产业组织演化适应性机制,提出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理论框架,并通过构建计算机仿真模型分别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偏好内生、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和适应性机制进行仿真,形成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展扩展研究。其中,扩展研究之一,通过引入不同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考察这两个外生因素在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演化中的作用.为区别认识发达国家、新兴市场经济转型国家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的异质性在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的差异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扩展研究之二,考察连续性破坏性创新条件下,企业技术搜索特征与产业组织演化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别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新产业组织理论发展和基于演化经济学的产业组织演化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产业组织及产业组织演化相关研究,厘清产业组织演化研究脉络,确立技术创新作为产业组织演化主要驱动力的理论认识,并从知识和需求两个方面对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组织演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指出最新研究前沿;综述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和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明确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进行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现实需求与理论前沿。通过以上理论综述,奠定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下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提出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理论研究框架。分析破坏性创新行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异质性,研究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的内生互动关系;从知识整合、知识搜索和知识应用三个方面分析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行为特征,将消费者偏好内生化。假设消费者偏好内生是破坏性创新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不断地进行知识搜索、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适应消费者偏好的企业存活下来并不断壮大,构建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模型,建立起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破坏性创新行为与市场绩效、市场绩效与消费者偏好之间的关系,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揭示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和适应性机制,揭示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下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构建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框架。本文进一步对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适应性机制等三大机制进行研究,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系统揭示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最后,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两个扩展研究,进一步考察消费者偏好内生作用在不同技术体制和需求结构下的体现,以及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采取不同的技术搜索策略与市场绩效关系,加深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下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的认识。扩展研究之一,考察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异质性在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作用。考虑到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内生关系受到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的影响,在不同的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条件下,破坏性创新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进行知识搜索的能力和动力存在差异,产业组织演化结果也会出现较大差异。本文以中国手机市场产业组织演化为例,识别中国手机市场产业组织演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事实,对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异质性条件下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构建技术体制和需求结构影响下基于消费者偏好内生的破坏性创新与手机产业组织演化历史友好模型,结合历史友好仿真分析与历史差异化仿真分析,考察由2G向3G技术范式转换的过程中,技术体制与需求结构在产业组织演化中的共生作用。扩展研究之二,考察连续性破坏性创新影响下,企业技术搜索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进行不断地知识搜索,不同的知识搜索策略影响了企业在产业组织演化中的适应性水平。本文分别对探索式技术搜索和利用式技术搜索两种搜索策略导致的产业组织演化结果进行理论分析,选取破坏性创新发生频繁的电子交换机行业的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技术搜索与企业创新持续性和技术影响力的关系。通过扩展研究,加深对不同技术体制和需求结构背景下(例如,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消费者偏好在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内生作用的认识,加深在连续性破坏性创新影响下,企业围绕着消费者偏好进行不断地知识搜索的偏好内生的理论认识。本文从消费者偏好与破坏性创新行为的互动关系出发,通过对动力机制、市场选择机制与适应性机制等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中的三大机制分析,对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的共生演化过程,以及破坏性创新对产业组织演化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既有研究相比,消费者偏好内生视角的引入更好地揭示破坏性创新行为与消费者偏好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关系在产业组织动态演化中的动力作用和市场选择作用。本文为分析破坏性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深化创新与产业组织演化关系的理论研究,加深产业组织演化过程中创新与消费者偏好互动的内生促进作用的理论认识,从现实中为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偏好特点合理配置资源以提高环境适应性提供决策参考。
其他文献
针对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水环式真空泵存在耗电大、效率低、维护费用高等问题,提出采用三级变频高效罗茨真空泵组的措施,并从节电率、极限真空度及适应机组真空严密性能力等
就职演说是演讲者就任新职位时,根据国内外政治与经济形势,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政策而发表的演讲。演讲语言大多具有"表情"、"呼吁"和"感染"功能。本文以Martin的评价理论
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产业化背景下,一些国家将动漫产业作为一种手段来加强本国的文化软实力并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以推动区域经济建设为目标,发展贵州少数民族动漫产业,
目的 :观察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压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患者入院时、入院24
利用石蜡切片、扫描电镜、临时装片等方法,对北疆荒漠的3种藜科植物—灰绿藜、费尔干猪毛菜、蒙古猪毛菜和1种菊科植物—花花柴的表皮附属结构进行了显微和超微观察研究。结
介绍了水环式真空泵在高度真空的工作环境下产生汽蚀的原因,以及大气喷射器的原理及其应用,通过加装大气喷射器的改造,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可供出现类似情况的电厂借鉴。
我国资本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尤其是新三板市场的表现很精彩。信息披露作为其中最核心的内容需要不断的完善。完善的信息披露体系是非常有助于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有序健康发
2011年对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光坟头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及植物遗存浮选工作。浮选结果显示光坟头遗址的农作物品种以小麦、稻及粟为主,黍和裸大麦作为补充。南北两方的农作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的方法,对铬酸盐钝化镀锡钢板的正常表面及缺陷点处铬元素的含量、价态以及由铬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研究。
为了克服狭义混同式概念和立法的缺陷与问题,1982年《示范条款》摈弃了1976年《突尼斯版权示范法》把民间文学艺术直接等同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直接等同于著作权法作品的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