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区域经济繁荣注入了新活力,京津冀正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同时,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更加凸显。区域间要想要实现经济一体化,区域金融合作将发挥基础的作用,所以在京津冀区域化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提,必须首先发展京津冀区域金融。但是,京津冀区域金融的现状,与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大伦敦以及大纽约相比,区域金融实力以及合作关系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就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区域金融服务和体系配置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如何打破地区行政壁垒,建立协调机制来指导和加强京津冀地区间的金融合作与互动,促进京津冀区域金融的提升,加快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推动京津冀区域整体的竞争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总结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并阐述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以及国际区域金融相关的理论;其次分析了目前京津冀地区金融和经济的运行现状,针对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不均衡、功能定位模糊、区域金融合作推进机制缺乏等问题,总结出影响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的因素包括区域划分、政策制度、信息以及人才等方面的壁垒;最后在借鉴长三角、泛珠三角、大纽约以及大伦敦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破除行政壁垒、实现规划同图,明确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构建长效推进机制、创立合作基金,加强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市场一体化,完善征信体系、优化金融环境,以促进京津冀的区域金融合作,进而提升京津冀整体的经济水平及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