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基于银行业的实证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dh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中国银行业的市场格局正发生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才能在保证现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不断开辟新的市场,同时又能兼顾市场开发与维护的成本,已经成为银行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企业要想赢得市场竞争,就必须树立起企业的诚信形象,赢得顾客对企业的信任。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以银行业为研究背景,以顾客的角度来探索顾客对银行企业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致力于帮助银行企业根据战略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计划,提升顾客的信任,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对顾客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的影响因素做出了假设,提出研究模型,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开发问卷。通过问卷调研,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对研究假设和模型进行检验后得出以下结论:   (1)银行品牌知晓度、服务质量和工作人员对顾客认知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2)银行品牌知晓度、有形展示和银行声誉对顾客情感信任具有显著影响。   (3)银行业顾客认知信任和顾客情感信任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者影响因素并不完全相同,二是两者的共同影响因素即品牌知晓度对二者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   (4)在银行顾客信任与情感信任的影响因素中,银行服务质量和有形展示同属于银行的完全可控因素,银行工作人员、品牌知晓度和银行声誉同属于银行的半可控因素。   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对中国银行业提出以下营销启示:   (1)对银行业来说,培养顾客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需要不同的战术组合。   (2)银行企业在实施具体的营销策略时,可以根据其战略目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努力方向,从而达到降低营销成本,提高顾客忠诚的效果。   (3)银行顾客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的影响因素并非全部为银行的可控因素,银行除了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积极做好工作外,还要密切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在环境变化时迅速做出应对。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微观视角着手,将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作为研究对象,从顾客视角分别研究其影响因素及差异性,旨在以此来明确基于顾客信任的银行业服务质量改进的关键点,使理论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直接指导实践。
其他文献
在当前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大环境下,阳煤集团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煤电铝产业链,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实行煤与非煤并重的企业发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园艺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互联网+农业”模式为园艺产品的销售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法律法规、物流体系、人才建设三个方面的不足,
对我国部分企业来说,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受到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的影响,但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两种不同文化背景
学位
2000年11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指引(草案)》中建议上市公司至少拥有两名独立董事,且独立董事至少应占董事总人数的20%。2001年8月16日,证监会又发布了《关于
学位
岗位评价作为建立现代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组织内部薪酬公平性起着显著作用。但在近几年,随着市场工资理论重新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动态
陕北地区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历来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坡耕地占到耕地资源的60%,但一直处于粗放经营状态,没有得到有效、合理利用,严重制约了陕北地区种植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调整现有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方案,促使产业向集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陕北地区种植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陕北坡耕地区种植结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综合采用两种研究方法。应用可拓决策理论对现有种
人力资源是企业所独有的、长期形成的、为企业发展不断提供所需的各种人才和智力支持,是确保企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2008年5月24日,全国电信运营商实现重组,2009
移动通信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沟通方式。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全球手机需求爆发性增长推动了整个手机产业链的蓬勃发展。手机按键制造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