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成功建立寒性哮喘小鼠模型;观察小青龙汤对TSLP信息传导环路(TNF-α-NF-κB-TSLP-Th2-TNF-α)的影响,发现小青龙汤的作用靶点;验证小青龙汤是否与糖皮质激素对TSLP的作用机制相同。运用分子生物学,病理学技术相结合,研究小青龙汤对寒性哮喘小鼠模型的疗效机制,是否通过影响TSLP的调控因子来实现,并寻找其作用靶点,为小青龙汤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雌性BALB/c小鼠50只,SPF级,体重20-22g,鼠龄6-8周。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小青龙汤组(C组)、地塞米松组(D组)、小青龙汤+地塞米松组(E组),每组10只。建立寒性哮喘模型:以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干粉混悬液致敏小鼠,再以卵白蛋白溶液激发小鼠;诱喘成功后小鼠表现:开始活动频繁,烦躁不安;然后毛发耸立,俯卧少动,呼吸加快,精神萎靡;甚者胸腹起伏,伸颈,二便失禁等;按上述方法使小鼠致敏后,在使用OVA雾化激发哮喘的同时,将小鼠置于气温为-4℃—4。C的环境中,给予空调冷风吹袭。小鼠在上述表现的基础上出现恶风寒、弓背毛耸、打喷嚏、流涕等风寒症状,为造模成功。药物干预实验:小青龙汤组:自激发第1天起,每天灌服小青龙汤水煎剂,按正常人体剂量9.1倍进行折算,每天1次,1次0.9g/100g,连续7d;地塞米松组:自激发第1天起,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3mg/kg/d,连续7d;小青龙汤+地塞米松组:自激发第1天起,每天灌服小青龙汤水煎剂,按正常人体剂量9.1倍进行折算,1次0.9g/100g,每天1次,同时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3mg/kg/d,连续7d。末次激发后12小时内进行如下操作:摘眼球采血,离心留取血清,解剖小鼠留取肺组织。测定各组小鼠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小鼠血清、肺组织中NF-κB和TSLP的含量,并做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气道病理变化的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模型对照组IL-1β、TNF-α、NF-κB、TSLP的水平均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小青龙汤组、地塞米松组、小青龙汤+地塞米松组均能降低IL-1β、TNF-α、NF-κB、TSLP的水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青龙汤组对比,地塞米松组IL-1β、TNF-α、 NF-κB、TSLP的水平变化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青龙汤+地塞米松组IL-1β、TNF-α、NF-κB、TSLP的水平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地塞米松组对比,小青龙汤+地塞米松组IL-1β、TNF-α、NF-κB、TSLP的水平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青龙汤可以下调寒性哮喘小鼠发作期的TSLP、IL-1β、TNF-α NF-κB水平;2、小青龙汤通过抑制TSLP信息传导环路(TNF-α-NF-κB-TSLP-Th2-TNF-α)实现对哮喘的治疗作用,且与糖皮质激素疗效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