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早高峰乘客出行时间选择行为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usa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客流运输和缓解道路交通压力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客流的逐步增长,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时段出现了乘客出行需求与车站运输能力不匹配的现象,导致车站、线路以及路网区域的拥堵状况加剧。这不仅加大了地铁的运营管理难度,更增加了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为了有效减缓高峰时段的拥堵状况,调控乘客的出行需求,本文研究了网络化运营大客流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早高峰乘客的出行时间选择问题,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早高峰乘客出行时间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乘客的出行时间选择特性;分析了乘客的出行时间选择过程以及出行时间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基于RP、SP的早高峰乘客出行时间选择调查设计方法。其中,采用RIDIT方法筛选影响乘客出行时间选择的关键属性;采用RP数据设计SC实验属性,增强SC实验情景的合理性;采用D-efficient优化SC实验的属性组合,提升后续模型参数的标定精度和整体拟合度。(2)应用既有模型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早高峰乘客出行时间选择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首先,基于ML分析了早高峰乘客的出行时间选择特性,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进行参数标定,采用弹性分析对出行相关属性的效用进行了分析,并对乘客的异质性进行了探讨,为客流出行需求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然后,基于贝叶斯网络预测早高峰乘客的出行时间选择行为,分别采用K2算法和贝叶斯估计对网络进行结构学习和参数学习;采用联合树算法对网络进行推理分析,并与SP调查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网络的有效性;最后,基于ROC曲线比较了ML和贝叶斯网络的预测精度,得出贝叶斯网络预测乘客出行时间选择的精度更高。(3)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八通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早高峰客流出行需求控制与模型实例应用。首先,分析了八通线早高峰6:00~9:00的乘客出行时间分布状况;结合早高峰乘客出行时间选择特性,对土桥、果园、双桥和传媒大学站制定了的基于票价调整的客流出行需求控制策略;然后,采用基于仿真的方法估算列车区间满载率,并采用高满载率区间比例和欧氏距离分布熵评估客流出行需求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客流出行需求控制策略改变了部分乘客的出行时间,线路整体拥挤水平有所下降。
其他文献
基于岩体裂隙网络模型,对含二维平面单裂隙的岩体,分析了渗透水压力与岩体应力场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讨论了渗透水应力(渗透静水压力及切向拖曳力)、岩体中应力场和裂隙间
现如今是一个文化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世界各地文化的研究。在日本学研究中,日本文化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从文化中理解和把握日本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问题的内涵,才
利用ASP编写一个聊天室应用的关键技术及程序实现方案。
口头文学是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慧而英勇的新疆各族儿女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更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以“一带一路”和“
中国2018年6月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除去考研238万,将近有6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其中不乏大专生。随着就业形势日趋激烈,岗位竞争白热化,关注大专生职业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水稻机械直播是一项节本的轻型栽培技术,也是一项避开灰飞虱、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有效措施。
政治教育就是通过影响教育对象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来获取政治支持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为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必须充分发挥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