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国股票市场不严格的停牌制度时常成为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等内部人进行利益操纵的有力工具。近年来,大股东股权质押引起的停牌操纵嫌疑更是引起了金融界和监管层的高度关注,然而却鲜有专业文献进行过科学的验证。2015年,中国股市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千股停牌”事件。该事件持续时间短,上市公司停复牌行为模式单一,为研究中国A股市场大股东股权质押情况对上市公司股票停牌操纵的影响关系提供了难得的准自然实验环境,据此本文展开了相关的实证研究。具体地,本文根据该事件的具体情况,把2015年6月29日到2015年7月9日共计9个交易日为“千股停牌”期间。基于这一事件,本文使用2015年6月30日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数据以及“千股停牌”期间停牌实施与停牌时长数据,统计分析了中国A股市场大股东股权质押对股票停牌决策的影响关系。本文研究发现:(1)相较于不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在“千股停牌”期间具有显著更高的停牌概率,且停牌时间显著更长;(2)在股票停牌的子样本中,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其公司的股票在“千股停牌”期间停牌时间显著更长;(3)相较于仅有次大股东存在股权质押的公司,仅第一大股东存在股权质押的公司在“千股停牌”期间显著更可能停牌;(4)相较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股票停牌概率和停牌时长的上述影响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巨幅暴跌的背景下,大股东特别是第一大股东为了避免股价下跌触及股权质押线而被强制平仓,倾向于进行公司股票的停牌操纵。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在于,利用“千股停牌”事件的准自然实验环境,实证检验并提供了大股东在股权质押背景下进行股票停牌操纵的经验证据。一方面,该研究工作能够有效丰富股票停牌操纵和大股东股权质押等两个领域的研究文献;另一方面,本文的相关研究结论,对于监管层进一步完善中国股票市场的停牌制度以及规范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