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继承的法理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musi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法哲学方法、历史分析方法、伦理学方法、比较法学方法等,以遗嘱继承这一对立统一的家产分配方式为切入点,对遗嘱继承的社会基础、本质、价值平衡、发展机理等从历史到现实制度展开全方位的法理研究与探索。论题紧紧围绕着一个统一的核心目的——和谐,即个人的遗嘱自由与家庭、社会利益的稳定和谐状态展开研究。社会和谐与利益平衡是本文的两个重要支撑点。   全文包括导论及正文五章。导论通过对遗嘱继承及相关概念的辨析,突出本文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意义。第一章通过对遗嘱继承社会基础的研究,揭示多种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遗嘱法体现了人类对自由意志的追求,但遗嘱人又背负着一定的家庭义务和社会责任。第二章通过研究遗嘱继承的本质,说明“意志说”、“家族协同说”、“社会利益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遗嘱继承理念发展的规律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三者利益关系的探求,但西方学者离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说明遗嘱继承的本质必然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马克思主义的遗产继承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遗嘱继承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研究遗嘱继承的价值平衡。自由、公平、效率和秩序以其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满足着人类对遗嘱继承的需要,但遗嘱继承价值体系内部也存在着冲突。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必须将遗嘱自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实现遗嘱继承价值间的平衡。第四章是遗嘱继承的发展机理。分析了遗嘱继承的内在根据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基础之上,历史的逻辑揭示了同宗共源的西方两大法系表现出了两种独特的遗嘱继承形式。遗嘱继承的历史发展规律说明,虽然个人、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利益在不同历史时期必定有所侧重和偏向,但其变迁的基本趋势是达致遗嘱继承法律关系中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第五章是完善当代中国遗嘱继承的思考。揭示了中国古代遗嘱继承重视家庭延续而忽视个人意志自由的实质。提出当代中国遗嘱法在立法上,一方面应将遗嘱自由作为继承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及兼顾长期以来形成的法定继承习惯,对遗嘱自由应进行适当的限制。   本文对继承部门法哲学的研究及完善当代我国遗嘱继承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消除贫困,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西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不懈奋斗的目标,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西藏自民主改革以来,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