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作为犯理论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不纯正不作为犯是难题,相关理论存有“未解之题”之称。不纯正不作为犯等价性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找到一个较正确的、较完整的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价性判断标准,各国法学者对如何明确判断标准倾注了大量心血,并为自己的观点提出了有效的理论根据,和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学说。不纯正不作为犯等价性理论不断进步的原因在于,法学者之间的法律思想上的碰撞及争论不休的司法经验。本文通过梳理并考察国内外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等价性判断标准的学说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能够统一、有效地建立不纯正不作为犯等价性判断标准。全文共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本文适用了比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第二章是文章的概述部分。主要概述了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价性问题。介绍了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概念与构成、不纯正不作为犯等价性问题的含义、不纯正不作为犯的等价性理论存在的可能性。不纯正不作为犯是指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通常由作为构成的犯罪,并其构成具有两要件说、三要件说、四要件说、六要件说以及我国大陆地区通说。存在着根本差异的不作为犯与作为犯如何在同一犯罪构成要件中予以评价,使得在刑法的不法程度上价值相当,这是等价值性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支持肯定说。第三章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等价性的实质和理论地位。不纯正不作为等价性应在作为义务之外独立进行分析,并且在构成要件符合性阶层考虑。第四章是不纯正不作为犯等价性的判断标准。整理并评析了大陆法系和我国关于不纯正不作为犯之等价性的判断标准,对现存等价性判断标准进行再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有所借鉴。第五章是关于等价性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罗列了宋某某、李某某故意杀人案;颜某某等人故意杀人案、陈某某、李某某交通肇事案,对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将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司法判断规则总结提炼,以期在司法实践的指导中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