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碘(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可行性及疗效,旨在找出该介入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本研究通过本院的18例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支架(共计19枚)置入术后,采用碘(125I)放射性粒子(共计288颗)植入术的治疗方法。通过对术前、术后血清胆红素下降程度,和肿瘤负荷程度的观察,评价疗效,并随访患者生存期和胆道支架维持通畅时间。结果:显效11例(61.1%),改善6例(33.3%),1例无效,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总有效率94.4%;粒子植入后,除1例在3周内死于肝功衰竭外,本组其余17例患者肿瘤负荷得到不同程度缓解,CR2例,PR7例,SD7例,PD1例,肿瘤缓解有效率50%(PR+CR)%;本组病例18例患者的生存期为1~12个月,平均7.8个月;2例患者支架置放术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至正常,再次出现梗阻性黄疸的时间为术后5个月,7.5个月。3例患者支架置放术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原来水平的1/2,到再次上升的时间分别为4.5个月,5个月,6个月。支架置放术后直至死亡仍无黄疸者12例。支架置放术后——随访至2008年12月仍存活而无黄疸者1例。支架置放术后无一例失访。得出支架维持通畅1~12个月,平均7.2个月。结论:碘(125I)放射性粒子不同植入方式与胆道支架置入术(PTBD)相结合,治疗胰腺癌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微创、有效,即治标又治本的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