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湿热下注型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探求一种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方法 按照本研究设定的相关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收集湿热下注型肛窦炎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试验组采用复方黄柏液50ml保留灌肠;观察组予由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50ml、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U配制的混合液保留灌肠。每天2次(早晚各1次),14天为1个治疗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肛门坠胀积分、肛门瘙痒积分、肛门疼痛积分、肛窦充血积分、肛窦水肿积分及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差异。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定期复诊,随访3月,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的情况。结果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与本病相关的基本情况。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肛门坠胀积分、肛门瘙痒积分、肛门疼痛积分、肛窦充血积分、肛窦水肿积分以及症状体征总积分等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基线一致,差异具有可比性。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研究结果如下:(1).两组总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前总积分为11.98±3.38,治疗后总积分为7.31±2.56;观察组治疗前总积分为12.15±2.97,治疗后总积分为8.34±2.49。试验组痊愈18例,显效11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痊愈9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0%。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总疗效优于观察组;(2).两组患者肛门坠胀积分对比:试验组治疗后肛门坠胀积分为1.78±0.47,观察组为2.09±0.76,数据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改善患者肛门坠胀方面优于观察组;(3).两组患者肛门瘙痒积分对比:试验组治疗后肛门瘙痒积分为1.27±0.74,观察组为1.53±0.57,数据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在改善患者肛门瘙痒方面试验组的疗效优于观察组;(4).两组患者肛门疼痛积分对比: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肛门瘙痒积分为1.16±0.33,观察组为1.18±0.54。数据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观察组在改善患者肛门疼痛方面无明显差异;(5).两组患者肛窦充血积分对比: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肛窦充血积分为1.39±0.33,观察组为1.54±0.39。数据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改善患者肛窦充血方面优于观察组;(6).两组患者肛窦水肿情况积分对比: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肛窦充血积分为1.51±0.59,观察组为1.84±0.54,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试验组在改善肛窦水肿方面优于观察组;(7).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定期门诊复查,随访3个月,试验组的复发率为11.11%,观察组的复发率为37.93%;数据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观察组。结论 本研究通过采用随机分组、临床对照研究的试验方法,对80例湿热下注型肛窦炎患者予以保留灌肠的治疗结果表明,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湿热下注型肛窦炎疗效可靠,在改善患者的肛门坠胀、瘙痒、疼痛等症状以及肛窦充血、水肿体征等多方面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在治疗肛门坠胀、瘙痒、肛窦充血、水肿方面有明显优势,且本治疗方法无明显毒副作用,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