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的高密度城区下凹式绿地量化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rwz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剧烈,城市不透水表面比例增大,导致雨洪问题日趋严重。雨水径流总量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雨洪问题,也是海绵城市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雨洪控制利用的主要目标之一,主要是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方式使雨水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下凹式绿地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具有良好的渗蓄效应,对雨水径流总量控制作用突出,且投资成本低。高密度城区有效渗蓄雨水的自然绿地不足,导致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的矛盾更加突出,雨洪风险更高。以高密度城市地区为研究对象,对下凹式绿地发挥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的贡献和相应的下凹式绿地规模进行系统深入的量化研究,能为城市地区缓解雨洪问题提供技术支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国内外雨洪体系和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的相关理论,分别分析高密度城区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的特殊性和雨水径流总量控制与下凹式绿地的相关性。(2)以下凹式绿地作为缓解雨洪问题和控制雨水径流总量的途径与方法,对下凹式绿地进行量化计算研究。量化模型包括雨量平衡模型、产汇流模型和渗蓄效应参数关系模型三种。(3)针对不同程度的雨水年径流控制率目标,计算下凹式绿地对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的贡献和下凹式绿地适宜规模。本文以典型高密度模式开发的长沙市梅溪湖新城某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设定年径流量总量控制率目标分别为55%、70%、75%、80%和85%时,对应设计降雨量为11.3mm、18.5mm、21.8mm、26.0mm和31.6mm,同时设定1小时降雨历时产生的场地径流均被下凹式绿地渗蓄,研究结果显示,对应不同的土壤稳定入渗速率(1×10-61×10-4m/s)和下凹深度(0.10.3m),下凹式绿地面积占总汇水面积比区间为(0.9321.14%)。当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和下凹深度适当组合时,高密度城区通过较小面积的下凹式绿地,可在场地尺度达到不同程度的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目标。(4)初步探讨下凹式绿地布局形式,从空间上论证下凹式绿地应用的可行性。(5)总结当前规划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标,提出了具体建议。研究发现,在高密度城区,利用小规模的下凹式绿地渗蓄效应可在场地尺度控制较高程度的雨水径流总量。当土壤入渗系数和下凹深度适当组合时,下凹绿地面积可达到较小。此外,在空间布局上,下凹式绿地的应用具有可行性。本研究可为高密度城区雨水总量控制目标和下凹式绿地适宜规模的设定提供参考,对缓解城市洪涝、控制水污染以及回补地下水等雨洪问题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画好静物油画不太容易。一幅好的静物油画作品,就像一个高级生命体一样,具有生命所特有的情感,这种情感来自画家自身,它又是画家通过那些可以把某种情感暗示出来的物体表现在
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及全民身心健康保健的需要,国家卫生部在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标准中要求综合医院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二级甲等医院开设心理与遣传咨询。从实际运作来看
自影视产生开始,酒就成为导演手中的重要道具,用酒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示现实人际关系。四川方言剧在选材上注重贴近现实生活,将酒元素与电视剧情、人物性格、时
“村村通”“户户通”等一系列的国家扶持乡村建设工程的实施,使得乡村的发展不再局限于“脱贫”,而是致力于“奔小康”,文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则是奔小康的必经之路。因而
<正>1平常建筑20多年前,张永和在他那篇类似宣言的《平常建筑》中提出,设计实践的起点是建造而非理论,并把建筑归结为"建造的材料、方法、过程和结果的总和",这样"建造就形成
本文着重研究不同因素对电磁波在海表反射方面的影响,并建立HF无线电波传播模型,提出利用控制变量法和灵敏度分析的思想来分析不同海洋条件对高频无线电传播的影响。同时,结
为了保证结构胶粘加固工程的施工质量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委员会组织了有关单位对结构胶粘剂应具备的工艺性能进行了调查和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滋阴润目汤(自拟方),眼部中药超声雾化,针刺眼周穴位治疗干眼病的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干眼病的60例12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60只眼,治
学习和掌握张量基本知识是研究连续介质力学的基础,然而,当前对张量的讲述和介绍方式比较复杂,造成理解和运用的困难。本文利用笛卡尔坐标系引入张量概念及其基本运算,阐明张量本
不同于具有同质结构的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工程活动共同体则为异质共同体,是一个包含了众多成员要素子系统的主体系统,与此相适应也就有了多种类型的职业共同体。工程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