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yzqi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摄入热量多于消耗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以肥胖为主要临床症状,可伴有代谢方面的障碍,但无明显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异常表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群肥胖患病率,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成年人和儿童中,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单纯性肥胖不仅属于一种损美性疾患,一种危害健康的慢性病,而且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社会心理障碍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导致早死、致残、影响生命质量和增加各国财政负担的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因而目前开展肥胖的防治与研究,寻找安全、健康、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必要。针灸以其独特的经络腧穴理论体系、非药物性的疗法在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具有远期疗效巩固,无毒副作用,费用低廉,简便易行等特点而广泛被患者所接受。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选取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埋线组)30例和对照组(电针组)30例。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对各项肥胖指标(包括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值)、血脂的影响,并进行患者治疗前后健康测量量表SF-36的评定。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3.33%,电针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临床疗效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埋线组和电针组各项肥胖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埋线组和电针组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埋线组和电针组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埋线组和电针组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穴位埋线组可明显改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与电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具有确切的疗效。除了能明显减小患者的各项肥胖指标外,同时能改善患者的脂质代谢,亦可使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及恢复,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本研究应用改良后的针具,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创伤小,无须局部麻醉,符合当今社会健康减肥、轻松减肥的理念,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并极具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宏观研究、概念研究、基本要素研究、基本特征研究、建设主体研究、制度建设研究、实践研究这几个方面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状况进行述评。
随着生物制药业的迅速发展,转基因鸡已逐渐成为生物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为建立和优化逆转录病毒法制备转基因鸡技术平台,以pHIT-Myc3为载体,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标记
选择素是一种非免疫来源的多价糖类结合蛋白,为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超家族的一员,选择素家族有3个结构类似的成员:E-选择素、L-选择素、P-选择素,它们在
羊驼的卧式交配姿势、交配时间长以及子宫角射精等特性给羊驼人工采精技术带来很大困难.结合羊驼生殖生理特性,建立和优化了假阴道法羊驼人工采精技术,建立了羊驼采精异性刺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荆豆凝集素-1(ulex europaeus agglutinin-1,UEA-1)受体在发情周期和早期妊娠犬子宫内的分布以及激素调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UEA-1受体主要存在于犬子宫
阐述了系统工程中的层次分析法,运用该方法建立了各学科图书采购比例在一定参数下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分析计算程序。
河南省图书馆百年历程,历经风风雨雨,但通过广大同仁不懈努力,发展壮大起来,为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回顾百年发展历程,以示纪念。
目的 探讨酸浆鲜果的降低血脂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酸浆鲜果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喂基础饲料,其余4
展示了六十年间(1949年10月~2009年9月)河南图书馆学研究的概貌。六十年问,河南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可划分为承继与铺垫(1949年10月~1976年10月)、复兴与拓展(1976年10月~1990年5月)、转
为探讨成年小鼠睾丸提取液(testicular abstract,TA)、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雌二醇-17β(estradio1-17β,E2)对小鼠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