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GBoost算法的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研究及潜在源区分析——以合肥为例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onego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大气中的某种或某类物质积累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破坏。PM2.5、PM10以及O3作为主要污染物,在当前备受关注。对大气污染物进行科学、精确地预测结果,能够指导公众活动,降低居民大气污染暴露风险;还可以为环境保护部门在制定防治措施时提供一定参考。本文选择合肥市为研究对象,收集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浓度数据和相应时间段的逐小时气象资料。监测站点覆盖10个环境空气质量国控自动监测站点,监测范围比较全面,能够基本代表合肥市区的空气质量变化特征。本文需要完成的内容有:(1)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M2.5与PM10时间分布存在相似性,浓度值在逐年下降,且都在冬季达到最高值;O3浓度在逐年增加,最高值出现在5-9月份;PM2.5和PM10浓度下降的同时O3浓度在增加,不存在线性相关;PM2.5与PM10与气象因素相关程度排序为:降雨量>气压>风速>气温>相对湿度;O3与气象因素相关程度排序为:气温>风速>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2)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进行特征的初步选择,先建立基准XGB模型并进行超参数优化,再利用EEMD对数据进行分解,将所有高频噪声集中到一个子序列,对所有子序列建模,汇总建立EEMD-XGB耦合模型。最后分别计算基准XGB模型、超参数优化XGB模型以及EEMD-XGB耦合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拟合优度R~2,结果表明:EEMD-XGB耦合模型的预测性能:RMSE=8.56,R~2=0.8526,比基准XGB模型(RMSE=16.84、R~2=0.3618)和超参数优化XGB(RMSE=15.05、R~2=0.4675)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可以满足O3浓度预测的要求。(3)运用Meteo Info软件对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数据分析,结合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对合肥市2014~2020年的大气污染物传输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和输送轨迹分型,确定大气污染物传输路径和主要污染源区域。结果表明:一月份气团轨迹输送路线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域北方;四月份气流轨迹不再是以西北方向为主,但是北方的气团路线仍相对较多;副热带高压对七月份气团输送产生了影响,使得从南方来的气团轨迹线较长;十月份,随着来自西北的冷空气逐渐南下,气团主要由北方输入。结合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分析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发现WPSCF、WCWT高值区均未呈现以合肥为中心的分布态势,考虑污染物主要来源研究区域的周边城市。
其他文献
学位
本研究以池州市石台县为研究区域,在以2014年安徽地质实验研究所采集的样点基础上,运用Arc GIS、Geo Da、Sim DTA、R语言和Google Earth Engine等平台软件构建地统计学和随机森林模型,比较探索影响石台县土壤硒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变量,包括地形、植被因子、土壤类型等。并结合重要影响变量对石台县土壤硒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利用传统地理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得到石台县全境范
学位
冬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低温冻害一直是影响其安全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传统的小麦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大多采取野外破坏性取样的方式,结合化学实验分析,结果耗时、费力、效率低,且局限于“点尺度”上采样,不适合大范围开展。而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获取冬小麦叶片生理指标,对于快速、无损地监测作物长势,指导麦田管理,推进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数据资料和技术支持。本研究以苗期12个不同品种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以田间
学位
工业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中,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铜离子(Cu2+)虽然在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若过量会干扰细胞代谢,甚至杀死细胞,从而严重影响人体机能。汞(Hg)化合物是一类危险的环境污染物,同时也是强致癌物,它能够从受污染的水源进入食物链并进行生物积累。因此,探究并监测Cu2+和Hg2+在环境中的水平尤为重要。目前,传统检
学位
环境激素类物质(Endocrine-disrupting compounds,EDCs),是一类即使在低浓度情况下也能影响地球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干扰生物体内分泌运转的有机物质。近年来EDCs在环境中的污染现状以及其可能产生的生态或健康危害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污水处理厂作为水环境中EDCs的重要释放点源,研究污水处理厂出水及污泥中EDCs的残留特征及其风险评价对了解我国环境激素类污染物的排放特
学位
磷(P)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对增强作物环境抗逆性及促进果实生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土壤中磷主要以难溶性磷酸盐形式存在,作物难以直接吸收利用。施用磷肥能够缓解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效磷不足的问题,但施入土壤中的磷容易与Ca2+、Fe3+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此外,磷肥大量施用也会加剧磷矿资源耗竭,提高土壤磷累积量,增加环境污染风险。因此,提高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
学位
进入农田土壤的兽医抗生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因为其可能对公众和生态健康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深入了解其进入农田土壤环境后的行为和命运,对于设计和实施减少其潜在风险的适当措施至关重要。因此,研究不同土壤中的典型抗生素在蔬菜中的富集规律及如何降低土壤中的抗生素在蔬菜中富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选择了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甲噁唑(SMZ)、四环素(TC)、土霉素(OTC)四种典型抗生素为目标
学位
金属铬的诸多价态中以Cr(VI)的毒性最大,Cr(VI)易溶于水且容易被人体吸收,通过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及黏膜侵入等方式,长期或短期接触或吸入可能会致癌,同样,Cr(VI)对环境也具有持久危害性。目前,Cr(VI)处理方法主要是生物材料吸附法,如发酵工艺的副产物等,生物结皮是大自然中大量存在的生物,已被证实有富集Cu、Cd、As等重金属的能力,但关于生物结皮富集Cr(VI)的情况仍不明确。本课
学位
三唑酮因其广谱活性高、杀菌速度快、作用时间长、吸收传导性强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小麦、玉米、水果、蔬菜、花卉等作物防治锈病和白粉病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随着三唑酮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过量的三唑酮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土壤环境。同时,由于其高度的稳定性、流动性和吸附性,在土壤环境中长期积累,对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影响生态系统平衡,最终影响人类健康和经济福祉,因此环境中的三唑酮残留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微生物
学位
近年来,抗生素作为一类新兴的伪持久性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被频繁检测到。其中,磺胺甲噁唑(SMX)作为一种典型的磺胺类抗生素,在地表水中的浓度可达到14.8-297 ng·L-1,由于其半衰期长、稳定性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水中SMX的去除至关重要。吸附法因具有经济、高效、操作简单等特点,成为去除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有效处理方法。在众多吸附剂中,生物炭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