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西方美术史的系统研究是身为油画专业博士必修的课程,而本人的研究方向是巴洛克绘画,因此尤其对16、17世纪西方绘画的风格演变予以关注。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卡拉瓦乔这位艺术家的作品面貌有着独特的特点。卡拉瓦乔的画面,有着迥异于之前文艺复兴绘画的特点,他被认为是巴洛克绘画风格的开先河者,继承了16世纪意大利绘画的传统又开辟出自己独有的面貌,并影响了整个17世纪欧洲绘画的风格。在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一书中,对文艺复兴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的区分提出了明确的分辨方法,但他提出的判断依据,恰恰难以界定卡拉瓦乔。他提出文艺复兴风格是线条的、雕塑感的,巴洛克风格是块状的、视觉感的。但是,卡拉瓦乔既有清晰的线条也有强烈的团块,既有雄浑的雕塑感亦有强烈的视觉感。沃尔夫林看似无万无一失的评价体系几乎可以清楚分辨14世纪-17世纪的所有艺术家,但却无法准确评判卡拉瓦乔。而有趣的是,在这本书中,沃尔夫林也偏偏没有提及卡拉瓦乔。卡拉瓦乔的风格究竟是如何形成?既往的研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大卫·霍克尼关于往日艺术大师作画方式的研究值得我们重视。他认为,在西方艺术史发展中画家们一直都追求逼真的效果,而第一个达到逼真并最接近今天摄影效果的画家正是卡拉瓦乔。霍克尼认为这种成就不是偶然,而是在那个时期技术介入的结果。画家们想要快速完成作画,于是借助光学器材,光学器材产生的强烈光影效果,又启发并影响着画家的画面面貌。光学技术的运用使得画家技艺突飞猛进,这种对逼真的追求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下半叶,直到胶片显影术的发明,艺术家才转而不再追求照片般的效果,于是现代主义各个流派得以百花齐放。按照提出的假说,模拟还原出卡拉瓦乔的作画方式,这是一种接近画家并能够深入探讨其作画过程的方法。对卡拉瓦乔这样一位既有文献甚少、无一手稿留存的画家来说,这种“实验考古”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切入方式。而作为实践类绘画主体的作者本人,这也是发挥擅长并能够得到切实体验的研究方法。根据现有研究,提出假说,进行“实验”,得到结果并探讨意义,是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本文不仅是在还原光影生成的方法,更是在还原的过程中探讨卡拉瓦乔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依赖这种技术,而这种技术产生的画面效果,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后世的画风以及人们的视觉观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