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道家论克服死亡焦虑对死亡超越的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k119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的必然性、难以预料性与终结性,决定了人们无法逃脱死亡,并对它充满焦虑。正因为这个缘故,从古到今,中外都有大量的哲人探讨“死”对“生命”的价值,希望能够找寻出“死”的意义,以超越死亡,达到生命的不朽,来慰抚不安的心灵。中国传统文化中先秦儒道两家的生死观,关注生命价值,主张通过克服死亡焦虑以实现死亡超越的意义,这对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精神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当代仍有借鉴意义。先秦儒家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以生观死,探索死的意义,以克服死亡焦虑达到生命的不朽。他们看到了人类自身的绵延不绝,社会和血脉给个人注入了能量,自我融入家庭、宗族、血脉、国家、天下之中,自我的某种因素便随着这些或大或小的整体而延续与发展,从而实现不朽。因此,先秦儒家鼓励人们努力拼搏奋斗,尽伦尽责,舍生取义,为社会做贡献,以完美的道德人生,成就死亡的安宁。先秦道家以死观死,消极的应对人生。他们把眼光放入了整个自然,寻求“道”作为生命意义的支撑。个人的价值,就在于它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而存在,个体的生命,并不会随着人类或者血缘而延续,却会随着“道”的不朽而延续。人要做的就是要效法“道”的运行,摆脱俗世所累,达到与自然的融合、与时间的贯通,从而成就死的意义。先秦儒道两家虽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生死,却得出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相同结论。他们都重视从整体性——不论是宇宙的整体、自然的整体、人类的整体、社会的整体还是血缘的整体——来把握“死”对实现“生命”之价值的意义。对于现代人的人生观来说,这是一个警醒,因为它提醒人们:人若极端的自私惜命,带来的只会是对死亡更加的焦虑,而把个体生命融入整体之中,才有可能超越死亡,达到个体生命的不朽。
其他文献
1991年,城市地下空间国际学术会议通过的《东京宣言》里提出:“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到现在,21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年,正如所说的那样,作为自然资源而存在的
现代健美操自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萌芽,80年代开始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风靡世界,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并积极参与。它既是健美身体、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式,又是竞技运动的一个
[目的和意义]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治疗胃癌以手术切除及放化疗为主,但总的治疗效率不尽如人意,寻求新型抗癌药物,采用多种有效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发挥协同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护士流失和护士短缺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日益关注的隐忧,如何减少护士离职、稳定护理队伍已经成为护理专业发展亟待解
樟树作为我国的珍贵的经济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试验以厦门市牡丹公司一年生牡丹1#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运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不同的施肥处理对樟树的生长、生
主要根据某电厂锅炉集箱实际情况,采用PRO/E软件建立了锅炉集箱开孔接管部位的三维模型,进行了电厂锅炉集箱常用材料12Cr1MoVg的常温和高温拉伸试验,分析了集箱的受力情况,以
面对当前频谱资源稀缺和多种异构无线接入技术并存的通信网络格局,提出了认知无线网络技术。认知无线网络技术通过对无线网络环境的历史和当前的状况进行感知、分析、推理和
内部控制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会计控制与内部审计互补是新形势下推动地质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管理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简要总结地质事业单位会计控制和内部审计现状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及沿海各省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全国都掀起了一股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产业的热潮,海洋经济工作日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