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胁迫对拟南芥幼苗DNA损伤及修复的影响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xi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拟南芥为供试植物,通过基于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法的DNA损伤分析,基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的DNA甲基化分析以及基于Real-time PCR的DNA损伤修复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研究了Cd(0、0.125、0.25、1.0和2.5 mg·L-1)胁迫5 d的拟南芥幼苗DNA损伤、DNA损伤修复系统以及细胞周期对胁迫的响应。并通过各基因表达对Cd胁迫的敏感性差异,筛选可作为表征Cd胁迫对于拟南芥遗传毒性效应的有效生物标记物。主要结果如下:1、Cd胁迫5 d后,拟南芥幼苗的生长受到影响。叶片数量对Cd胁迫并不敏感,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幼苗叶片数量均为2片。根长则相对较为敏感,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Cd处理组中,幼苗根系的生长得到显著促进(P<0.05)。而高浓度Cd处理组幼苗根系的生长则受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P<0.05或P<0.01)。2、Cd胁迫5 d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幼苗可检测到明显的DNA损伤,且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DNA损伤加剧,二者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3、Cd胁迫5 d后,Cd处理幼苗表现出明显的超甲基化趋势。随Cd胁迫浓度的增加,幼苗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增高。Cd处理浓度大于0.25 mg·L-1时,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处理浓度大于1.0 mg·L-1后,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4、Cd胁迫5 d对拟南芥幼苗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CNA1、PCNA2,错配修复(MMR)基因MLH1、MSH2、MSH6,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标志基因KU70、MRE11、G R1,同源重组(HR)标志基因RAD51、BRCA1的表达均与Cd胁迫浓度呈明显的倒U字型剂量效应关系,DNA修复系统对Cd胁迫的敏感性依次为MMR>HR>NHEJ。说明轻度Cd胁迫主要引起DNA错配损伤,并且该损伤易修复;随着Cd胁迫的增大,会引起DNA断裂与染色体损伤,损伤较难修复。另外,对Cd胁迫响应最敏感的MSH6、MLH1基因可作为表征Cd胁迫对于拟南芥遗传毒性效应的有效生物标记物。
其他文献
<正> 我的伯父艾芜原名汤道耕。1904年6月4日生于四川新都县的汤家埂子(现属新都县清流镇翠云村)。1992年12月5日在成都逝世。其祖父汤乾围,早年下过科举考场,但连个秀才也
介绍了某动力设备柴油机所发生的故障,根据柴油机的工作状态并结合维修记录与分析报告阐述了故障原因,总结了柴油机在维护保养方面的经验。
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数学教学中全新的课题,它在素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
研究不同红蓝光质比的LED光源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白芨组培苗生长的影响,为进行优质白芨种苗的高效增殖扩繁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也为LED光源在其他植物组培中的应用和经济可行性分
2012年,中共中央将召开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之前,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都有一次争锋,现在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冬学”一词本是指我国古代在冬季农闲时进行的一种带有私塾性质的教育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冬学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共产党利用和改造了传统冬学,赋予它新的内涵,将其广泛应用于全国各抗日根据地的农民教育中。从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到生机勃勃的建国初期,冬学成为我党开展好农村建设工作的一大法宝,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开展的冬学教育,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被誉为“其它工作的发动机”。对于冬学教育,大部分学者
本项目主要研究用STM32微控制器改装工业运动控制器,该运动控制器配置了8路光电隔离输入和8路光电隔离输出,能够对控制干扰信号进行很好的隔离,避免受外部信号影响.同时,它采
新型智能车载移动变电站是具有抗震型高压侧组合电器、抗震型低高度全封闭变压器、抗震型中开关系统以及相适应的自动化控制保护系统、数据传输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为一体的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