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舞是新疆哈萨克族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草原文化和长期游牧生活的产物,它展现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的记忆,同时这也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哈萨克族熊舞主要在吉木乃县与巴里坤县这两个地区,分别与2006年和2008年成功申报为新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地区相关部门开始对熊舞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工作。本文将从熊舞文化保留较为完整的吉木乃县和巴里坤县这两个地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采访当地文化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及当地传承人,对两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哈萨克族熊舞的发展过程等情况做进一步的了解和考证,并将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和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依据相关信息资料对新疆哈萨克族熊舞的生存状况、文化内涵、传承发展进行客观地分析。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新疆的生态环境与地理位置,哈萨克族历史、风俗、文化以及民间舞蹈进行阐述。收集调研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分别对熊舞的生存空间、历史传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生存情况,以及当下熊舞文化传承现状和政府对其保护的应对措施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分别对两地熊舞的表现形式、动律特点、节奏特点、音乐特点进行学习,并以视频、录音、图片的形式记录保留,分析比较两地熊舞的异同。第三部分,通过上述内容分析熊舞的文化内涵以及通过熊舞表演所折射出的民族精神气质及审美观念。第四部分,分析熊舞的社会功能及其存在的价值以及在传承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因素,阐述个人的观点,并对熊舞未来该如何应对提出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