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秦岭马蹄沟金矿地处宝鸡市凤县北部,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金矿找矿远景区之一的凤县-太白矿集区北侧及西秦岭礼县-太白矿集区东段。区内矿床密布,矿化强烈,已发现金矿床多处,如双王、李坝、八卦庙等。近年来,随着勘查工作的开展马蹄沟金矿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然而现有的研究多为二维、静态的,三维地质研究较为缺乏,未能对已有地质资料进行充分挖掘,并应用于三维地质研究。本文依托于中陕核工业二一一大队有限公司和陕西地矿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地质队承担的《陕西省凤县马蹄沟金矿普查》研究项目以及长安大学承担的《秦岭成矿带典型矿集区勘查成果集成与技术支撑研究》项目,充分收集整理矿区勘探工程、野外路线、钻孔岩心等基础资料,基于Surpac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马蹄沟金矿区地表模型、地层实体模型、断层实体模型、蚀变带实体模型、矿体实体模型、块体模型以及品位模型等,并运用找矿信息量法对矿区深部找矿进行了预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认识:(1)对马蹄沟金矿区的传统二维平面地质数据整理分析,按照Surpac软件格式要求,建立了马蹄沟金矿区三维地质数据库,为后续实体、块体和品位等模型的构建提供基础保障,为后期矿山开采提供了有力依据;(2)根据地质图中等高线数据建立了马蹄沟金矿区地表模型,通过“用线剪切DTM”功能实现了地层在地表露头的三维立体可视化显示;(3)通过地层实体模型、断层实体模型、蚀变带实体模型以及矿体实体模型的建立,可以直观地显示并观察矿体、地层、断层和蚀变带在真实三维空间中的形态、展布特征规律以及相互关系,揭示了主要赋矿地层为罗汉寺岩群碎屑岩段(Pz1Lc);罗汉寺-瓦窑上韧脆性逆冲推覆断层(F9)及其派生和演化构造是本矿区主要控矿构造;蚀变带与矿体的空间关系十分密切,是成矿有利要素之一。(4)基于矿区范围建立了块体模型及相应约束条件;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对块体模型中以矿体模型为约束条件的金品位属性进行估值,建立品位模型,通过各中段金储量分布曲线图,分析得出中段1450-1550m金储量最多,超过20t,是成矿有利范围。(5)基于品位模型绘制出X-Y平面、X-Z横剖面和Y-Z纵剖面金品位投影图。分析得出马蹄沟金矿金品位变化主要沿NW-SE向展布延伸。在高程上矿化强度具有由高到低减弱的趋势,呈现出不连续特征,矿化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6)基于已建立的块体模型,采用找矿信息量法对矿区深部进行找矿预测。依据主观概率法确定找矿信息量临界值大于等于1.2时,确定的有利含矿块体中包含42167个已知矿体块体,占已知矿体的43.26%;有利含矿块体中找矿评价概率为43.26%。找矿信息量大于1.8的块体分布情况与矿体的三维关系,可以看到二者相吻合度较高,与实际情况相近,预测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