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扶正活血对高血压肾损害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527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尾动脉收缩压、蛋白尿、肾功能的影响及肾脏病理形态的改变,探讨针刺作用于高血压肾损害的氧化应激机制。方法:将16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氯沙坦组、肾俞组、膈俞组、肾俞+膈俞组,以同周龄京都Wistar大鼠(Wistar Kyoto Rats,WKY)作正常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肾俞组、膈俞组、肾俞+膈俞组均以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氯沙坦组以同等剂量氯沙坦钾溶于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针刺各组进行电针干预,隔日一次,连续干预12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8、12周末以无创血压计监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生化法检测大鼠24h尿蛋白、肾功能;ELISA检测尿系列微量蛋白及大鼠血清、尿液抗衰老基因klotho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klotho m RNA及蛋白灰度表达情况;以TBA法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化学荧光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活性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光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HE、PAS、MASSON染色的病理形态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肾脏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尾动脉收缩压:干预第4、8、12周末时,氯沙坦组及针刺各组尾动脉收缩压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12周末时,氯沙坦及针刺各组收缩压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2)24h尿蛋白、尿系列微量蛋白、肾功能:干预8周末,氯沙坦组、肾俞组、肾俞+膈俞组大鼠24尿蛋白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12周末时,氯沙坦及针刺各组24h尿蛋白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与本组4周末比较,肾俞+膈俞组大鼠24h尿蛋白在12周末时明显下降(P<0.05);氯沙坦组、针刺各组大鼠尿系列微量蛋白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肾俞组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nminuria,m ALb)和尿免疫球蛋白Ig G与氯沙坦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氯沙坦组、肾俞组、肾俞+膈俞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较模型组有所降低(P<0.05,P<0.01),膈俞组Scr、UA含量则低于模型组(P<0.05,P<0.01);(3)血清、尿液及肾组织klotho:干预后,氯沙坦组、针刺各组大鼠血清、尿液klotho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P<0.01),肾俞组血清klotho表达与氯沙坦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氯沙坦组、针刺各组肾组织klotho m RNA及蛋白灰度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针刺各组klotho蛋白灰度表达与氯沙坦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肾组织MDA、ROS、SOD:干预12周末,氯沙坦组和针刺各组ROS活性、MDA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则显著升高(P<0.01);(5)肾脏病理:氯沙坦及针刺干预可以不同程度改善肾小管排列紊乱,小管萎缩、管腔狭窄,毛细血管管壁增厚,蛋白管型及细胞管型等光镜下肾脏病理形态改变;亦可减轻肾小球分叶状结构破坏、毛细血管襻结构模糊不清、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融合及基底膜增厚、足突融合塌陷、排列紊乱等电镜下肾脏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本研究选用SHR大鼠作为高血压肾损害模型,通过针刺干预模型大鼠肾俞穴、膈俞穴,表明针刺扶正活血处方可以降低SHR模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24h尿蛋白、尿系列微量蛋白,改善肾功能及其肾脏病理形态的改变;其机制可能与针刺通过调控klotho表达,降低大鼠肾组织MDA含量及ROS活性,同时增强抗氧化物酶SOD的活性,进而抑制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氧化应激损伤有关。在降低SHR大鼠尿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尿Ig G、肾组织氧自由基ROS以及升高血清、尿液klotho蛋白及肾组织klotho m RNA表达方面,肾俞组有优于膈俞、肾俞+膈俞组的趋势。
其他文献
本研究根据沈阳地区早春气温回温快、土壤回温相对滞后的特点,模拟根区亚低温条件,结合主干韧皮部环割、去叶处理,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钙试剂和钙抑制剂(EGTA和Nifedipine)处理,研究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植株内源茉莉酸代谢关键酶AOS、JMT和JAR1活性及AOS、JMT和JAR1酶基因表达量、茉莉酸(JA)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特征,探讨茉莉酸在根系和
海岸防护林是集防护涵养、生态服务、景观美化等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体系,但现有海岸防护林存在树种单一、老化退化、低产低效、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而目前有关海岸防护林
在几何学中,弯曲时空不仅有内禀描述,还可以有外部描述。传统的现代物理学框架仅仅基于内禀几何学。如果考虑外部描述,现代物理学能否给出实验可以检验的结果是物理学前沿研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数据结构模型。因其具有极强的防伪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融活动中,作为分布式记账工具为金融活动开展提供信用基础。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的特性与票据交易的要式性、无因性高度契合,有助于在技术层面上防控票据业务风险。因而在当前的票据市场,尤其是电子票据市场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票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主体逐渐多样化,市场监管与风险防范难度也在不断上升。本文首先
高比能量密度锂硫电池倍受科研工作者关注。然而锂硫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性差、充放电过程产生的多硫化锂易溶于电解液而穿梭于正负极间引起的穿梭效应、硫体积膨胀(~79%)等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进程。本文针对如何分散高负载量硫、缓解硫体积膨胀造成的应变、抑制多硫化锂流失等关键难题,提出中空碳球内部修饰策略来高效分散硫和硫化锂、增强对多硫离子吸附;并进一步将内部修饰的中空碳球嫁接到三维自支撑膜中作为正极固硫载体
随着列车通信网络(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TCN)在高速列车上的广泛应用,TCN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成为了时下研究热点。为了获取不同运行状态下TCN的特征量数据集,评估不同工况下网络健康状态,以便于对车载网络进行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的研究,列车网络故障注入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目前列车网络故障注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赤霉病的影响,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如果防治不及时,极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直观高效的预测小麦病害发生情况,对构成小麦病害高效防控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使用灰色模型预测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比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确定了一种预测准确率更高的方法并设计了安徽省小麦赤霉病的预测预报模型。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等级分为4级,对病害的发生进行预测。基于WebG
铁路旅客列车辅助供电系统是列车必备的核心系统,也是乘客安全舒适旅途的保障。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行业快速发展,对旅客列车辅助供电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国家最新标准,我国旅客列车辅助供电系统主要由DC120V充电机,AC380V三相逆变器和AC220V单相逆变器组成,其中充电机负责为整个列车设备母线和备用蓄电池供电,单相逆变器负责为旅客用电设备供电,两者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列车的安全性和乘
乳糖酸(Lactobionic acid,LBA)是微生物在乳糖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天然的多羟基有机酸,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以及精细化工行业。近年来,乳糖酸的抑菌性能逐渐被熟知,然而其抑菌作用机制却鲜有报道。因此,研究乳糖酸抑菌谱及其对敏感菌的作用机制,对于由敏感菌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食品保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明确乳糖酸抑菌谱的基础上,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
目的:基于先前的实验基础,老年大鼠通过吸入七氟烷可致认知功能障碍并建立模型,检测老年SD大鼠海马组织中5-HT_3受体,cAMP、PKA、CREB以及p-CREB的表达,从而了解七氟烷与5-HT_3受体对老年S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临床预防POCD以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8-20月龄,体重在600-700g之间,均为雄性,老年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空白组(B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