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表达是语言输出性活动之一,汉语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汉语能力的综合体现。笔者结合大纲对中级阶段口语训练的要求和自己的经验认识,在中级汉语口语教学中引入了任务型教学的概念,以促进中级汉语水平的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笔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中级汉语口语课的课堂教学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并在课堂上加以实施,同时从认知的角度来检验任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是任务。本研究中的任务是指中级汉语课堂中所进行的接近或者类似现实中各种事情的一系列交际活动,是根据学生将来使用语言的需要来设计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焦点主要在于意义的表达上而非形式上的交际活动。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根据需要使用熟悉或不熟悉的汉语语言项目,同时可以从同伴那里学到一些新的语言项目。教师也可以较容易地观察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的语言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选择任务,如何安排、实施任务,这对于任务教学实践能否成功至关重要。 本研究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言,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理论依据和研究目的,并对本研究所采用的任务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是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的综述,包括国内外二语教学界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和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口语教学的研究。第三章简要阐述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础理论,介绍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特征。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研究的重点章节。第四章是笔者对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的任务设计的尝试,在任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精心考虑和设计任务的五个组成方面,并从认知的角度对设计思想、原则和内容进行论证。第五章是笔者对基于任务的中级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尝试,重点考虑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并从认知的角度对任务实施时的原则和措施进行论证,同时结合访谈和反馈来反思任务设计和实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六章是总结,提出本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未来提出展望。 笔者希望藉此研究设计出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真实的交际环境,创造尽可能多的交际条件和刺激信号,通过各种任务向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语言材料,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用汉语交流来完成各项任务。学生在接触真实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探寻话语的产生规律和语篇的构建规律,训练相邻对的组合和叙述性话语的插入,从而自然熟练地掌握说明、叙述、评价等语言功能,能进行成段的理解和表达,话语具有一定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