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转移及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兴起,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群体——传教士的在华活动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作为英国浸礼会一位在华活动近半个世纪的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 1845-1919)在福音传播、兴办教育、参与赈灾、介绍西学等诸多方面有所作为,并于晚年提出了建立“世界联盟”的方案。李提摩太之所以呼吁建立“世界联盟”,既有他对中国以及世界局势的考量,也有对宗教极度的虔诚。其“世界联盟”思想的内容较为庞杂。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中央政府,使世界所有国家参与其中;建议大规模裁军,只保留一支军队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世界法庭,统一调节国家间的纠纷,消除矛盾;主张各宗教相互融合,并统一在基督教之下,消除各国因为宗教而引起的战争。此外,李提摩太试图在世界发动一场和平运动,以解决国家间的冲突,进而避免战争的发生。李提摩太“世界联盟”思想的特点显而易见:大国原则、制裁原则明显,宗教色彩浓厚。但过于理想化的“世界联盟”并没有改变李提摩太的态度。他视该思想为拯救世界的最好方法,并在晚年大肆鼓吹宣传。尽管收效甚微,但其影响及价值不能忽视。从后来的世界局势来看,“世界联盟”有其现实意义。一战结束后,国联成立,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世界联盟”的现实意义。“世界联盟”中的一些重要的原则、思想也在国联中得到某种程度的暗合。李提摩太“世界联盟”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传教士的精神世界,也体现了他本人“力求救中华为己任”的现实追求。